秋晴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晴原文

春晴令人愁,秋晴令人喜。

年年秋复春,安能彼易此。

愁春晴偏多,飞尘暗桃李。

喜秋晴则鲜,积霖病糜芑。

今岁寔厚幸,夏初甘雨美。

自是常适均,原隰遍薿薿。

兹乃孟秋月,宜旸念无已。

昨夜细雨零,诘朝云势驶。

方虞辜望岁,倏忽西风起。

徂云无留踪,气爽天高矣。

秋蝉亮其声,閒花繁厥蕊。

凭轩有馀乐,拈吟聊复尔。

嗟予望蜀心,矻矻何时止。

自讼还自怜,近臣安喻是。

诗词问答

问:秋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秋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

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飞尘

(1).飞扬的灰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躡飞尘。” 明 马銮 《张丽华》诗:“临春高阁忽栖鸦,香作飞尘玉委沙。”

(2).喻轻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员外郎表》:“皇纬如纽,惭飞尘之效。”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积霖

久雨。 闽 徐夤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数夜积霖声更远,郡楼攲枕听良宵。”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厚幸

大幸。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於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明史·扩廓帖木儿蔡子英传赞》:“然则若 子英 者,又岂非厚幸哉!”《玉娇梨》第九回:“蒙老先生垂爱,得覩芳菲不胜厚幸。”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一》:“俾罄愚诚,不胜厚幸”

甘雨

对农事特别适时的雨;甘霖

久旱逢甘雨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尔雅·释天》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适均

犹均等。 明 卢象昇 《请饬京民二运疏》:“务求调剂适均,勿得偏枯启衅。”《明史·食货志二》:“凡重者轻之,轻者重之,欲使科则适均。”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於一,内外适均而敷於众也。”

原隰

平原和低下的地方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

薿薿

茂盛貌。《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朱熹 集传:“薿,茂盛貌。”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既呈薿薿之祥,更覩煌煌之秀。” 清 钱谦益 《昔我年十七》诗:“皇天可怜我,如禾秋薿薿。”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无已

(1) 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2) 不得已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诘朝

诘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将见。” 杜预 注:“詰朝,平旦。” 唐 储光羲 《樵父词》:“詰朝礪斧寻,视暮行歌归。” 清 周亮工 《五月廿九日烈风雷雨闻铁崖明朝行黯然赋此送之》:“怒雨号风半夜惊,遥传我友詰朝行。” 郭孝成 《鄂省各属之光复》:“初九日詰朝,由 张国荃 、 李秀昂 、 黄仁菼 、 黄裕斌 统率进发。”

望岁

(1).盼望丰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杨伯峻 注:“岁谓丰收。” 晋 潘岳 《藉田赋》:“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诗:“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清 钱谦益 《父宗翘先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加赠中宪大夫》:“然而本仁祖义,尔之底法既勤;而读书纘言,尔之望岁良苦矣。” 胡蕴 《杂诗》之十四:“万事多空惟望岁,无聊意绪入诗筒。”

(2).满一岁。即周岁。 晋 潘岳 《皇女诔》:“迎时夙智,望岁能言。”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聊复尔

见“ 聊復尔耳 ”。

矻矻

辛勤劳作的样子

矻矻终日

矻矻金汤:辛苦经营,使其牢固不破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自讼

(1) 自己责备自己

(2) 为自己讼诉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近臣

君主所亲近的臣子

安喻

安抚晓谕。《新唐书·魏徵传》:“当是时, 河北 州县素事 隐 巢 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 徵 白 太宗 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 河北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