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驿纪梦歌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九江驿纪梦歌原文

西风吹净汀洲明,萧萧雨荻霜芦声。
江山幻出琉璃屏,谁歌谪传琵琶行。
三更月满十二城,梦超弱水登蓬瀛。
九派水,九叠山,水水山山锦四环。
绿罢玄猿守朱关,雪鹤舞影石台乾。
瑶树琪花不可攀,花上结子千岁悭。
花子昏落鱼鳞斑,践幽济胜清肺肝。
回首空睨双云鬟,萝香点渍衣袂寒。
不觉罡风吹倒还,琼跳璧溅鸣珊珊。

诗词问答

问:九江驿纪梦歌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问:九江驿纪梦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吹净

用一股空气流打扫干净(满是灰尘的地方)

汀洲

水中小洲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琉璃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琵琶行

诗篇名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月满

(1).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 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 元 杨维桢 《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

(2).比喻幸福团聚。 宋 陆游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3).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周 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驻车屋下,产得儿。” 宋 欧阳修 《奏内降补僧官又三事》:“盖自 虫儿 言有娠,太后遣宫人善护之,日给緡钱二千以市可食物,如此,至其月满无娠,始加穷詰耳。”

(4).泛指满限定的月数。《礼记·服问》“而反三年之葛” 唐 孔颖达 疏:“而反三年之葛者,此著麻月满还反服三年之葛也。”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弱水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 。(2)《山海经·西山经》:“ 劳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 长老传闻 条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 金城郡 …… 临羌 。”原注:“西有 须抵池 ,有 弱水 、 昆仑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 弱水 。”当在今 黑龙江 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当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 弱水 南流。”当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 奚 阿会部 为 弱水州 。”当在今 内蒙古 东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尔 西北部 吉尔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宝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进军至此。

(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 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诗:“ 蓬莱 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 蓬莱 弱水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苏曼殊 《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 庄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 灵芳 。’”三千,喻其多。

登蓬瀛

犹登瀛洲。 明 高启 《感旧训宋军咨见寄》诗:“大欲干万乘,献策登蓬瀛。”

九派

长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后也泛指长江

茫茫九派流中国

玄猿

见“ 玄猨 ”。

雪鹤

白鹤。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雪鹤来衔箭,星麟下集弦。” 明 刘基 《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我为先生歌雪鹤,逸兴翩翩入寥廓。”

石台

(1).石桌。 唐 李颀 《觉公院施鸟石台》诗:“石臺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2).石砌的高台。 唐 王建 《逍遥翁溪亭》诗:“ 逍遥翁 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唐 郑畋 《初秋寓直》诗之二:“宿鸟翩翩落照微,石臺楼阁锁重扉。”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雷殿》:“殿前石臺高爽,乔木萧疏。”

瑶树

(1).传说中一种玉白色的树。《淮南子·墬形训》:“掘 崑崙 以下地……絳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六:“ 崑崙 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2).树之美称。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主人偏养怜整顿,玉粟充肠瑶树栖。” 宋 史达祖 《齐天乐》词:“见説西风,为人吹恨上瑶树。”

琪花

亦作“ 琪华 ”。1.仙境中玉树之花。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輒形相。”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琪华烂日珠炫夜,翠楼玉殿虎守閽。”《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

(2).指莹洁如玉的花。 清 赵翼 《虎丘寺玉兰树歌》:“岂知中有逆风香,一树琪花开万箇。”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结子

植物结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自笑公门嬾桃李,五更结子要风催。”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你看,它又不开花,又不结子。”

(1).指用线、丝、草绳等结成之物。《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个婭嬛上来,就侧首春臺上,先摺了一领紫绣围领……一条红緑结子,并手帕一包。”《红楼梦》第二四回:“ 袭人 被 宝釵 烦了去打结子了。”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 李娃娃 把‘行床’的木栅门关得铁紧,上了闩,还用稻草绳把它绑住,结子打在里面。”

(2).比喻疑难困惑的关键。 艾芜 《百炼成钢》第六章:“她觉得她心里的一个结子,现在突然一下散了,感到非常的愉快。”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花子

旧称乞丐

鱼鳞

(1).鱼身上的鳞片。《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 王逸 注:“言 河伯 所居,以鱼鳞盖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诗:“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 徐朝夫 《孤鹜》:“有的干脆说:鱼鳞也没吃过一片!”

(2).鳞次,依次相接。《墨子·备蛾傅》:“荅广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两端接尺相覆,勿令鱼鳞三。” 孙诒让 间诂:“言为荅之法,以木两端相衔接,以尺为度,不可鳞次不相覆也。”《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颜师古 注:“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鱼鳞也。” 北周 庾信 《温汤碑》:“ 秦皇 餘石,仍为雁齿之阶; 汉武 旧陶,即用鱼鳞之瓦。”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元会》:“殿前冠剑鱼鳞立,东风入仗旗脚迴。” 章炳麟 《沉荩哀辞》:“块抱关于大别兮,龙蛇虎豹坌沓而鱼鳞。”

(3).引申为依次,一个接一个地。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事繁丝唾乱,神静鱼鳞理。”

(4).古代兵阵名。即鱼丽阵。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以鱼鳞之阵,朝临以鹤翼之围。”

(5).比喻水面细碎的波纹。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诗:“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鱼鳞是断云。”

(6).借指鱼鳞状的云。 宋 梅尧臣 《春晴对月》诗:“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笔,另行将那段末数联誊出,是:彩云三素,忽散鱼鳞;宝月一奩,旋亏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陆游 《村舍》诗:“新墙拆龟兆,疎瓦断鱼鳞。”《花月痕》第八回:“阁分三层,上层左临试院,万片鱼鳞,右接东城,一行雉堞。”

(8).代称鱼。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笼中的小鸟还想飞返山林,豢池中的鱼鳞还想逃回大海。”

济胜

(1).犹取胜。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亦犹力巨而鬭者,所持之器各异,而皆能济胜,以为勍敌也。”

(2).攀登胜境。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衰老自怜难济胜,层椒临眺亦忘还。” 清 王韬 《登杜拉山》诗:“济胜惭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参见“ 济胜具 ”。

肺肝

(1).比喻内心。《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新唐书·袁滋传》:“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谓可见肺肝。” 郭沫若 《科大大联合》诗:“大联合,弟兄携手,肺肝相向。”

(2).比喻心腹。 唐 杜牧 《与浙西卢大夫书》:“员外七官以某尝获知於郎中,惠然不疑,推置於肺肝间。”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云鬟

(1).高耸的环形发髻。 唐 李白 《久别离》诗:“至此肠断彼心絶,云鬟緑鬢罢梳结。”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脱红裙,着布衣,改云鬟为丫髻。”

(2).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 郑燮 《贺新郎·赠王一姐》词:“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

(3).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宋 晁补之 《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男妆避选》:“拚将身命赴黄泉,强如宫禁锁云鬟。”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都祇説,属鬚眉,终较胜云鬟素面。”

衣袂

(1).衣袖。《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刘过 《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罡风

道家称天空极高处的风,现在有时用来指强烈的风

罡风误送到蓬莱,昔种琪花今已开。—— 宋· 刘克庄《梦馆宿》

倒还

归还。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相 泌 以虚诞自任……有人遗美酒一榼,会有客至,乃曰:‘ * 送酒来,与君同倾。’倾之未毕,閽者云:‘某侍郎取榼子。’ 泌 命倒还之,略无怍色。”

珊珊

(1) 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

时闻杂佩声珊珊。——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2) 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