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桃花因戏如晦

作者:陈襄 朝代:宋代

和桃花因戏如晦原文

颜色已饶丹杏蕊,馨香不减雪梅疏。
自从移入青阳观,前度刘郎记得无。

诗词问答

问:和桃花因戏如晦的作者是谁?答:陈襄
问:和桃花因戏如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襄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襄名句大全

陈襄和桃花因戏如晦书法欣赏

陈襄和桃花因戏如晦书法作品欣赏
和桃花因戏如晦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馨香

(1) 芳香。比喻德化远播

(2) 烧香的香味

不减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雪梅

梅花色白,故称。 唐 孙逖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诗:“雪梅初度腊,烟竹稍迎曛。” 唐 杜牧 《代人作》诗:“鬭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 宋 范成大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之一:“雪梅同雪鬢,相对两凌寒。”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青阳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 唐 潘孟阳 《元日和布泽》诗:“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 明 何景明 《发京邑》诗之三:“青阳蔼废墟,春气感鸣禽。” 郭沫若 《叹逝》诗:“可是恨冬日要别离?可是恨青阳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显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灵臺以观云物,降居青阳左个,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郑氏 曰:“青阳左个,大寝东堂北偏。”

(3).犹清扬,谓眉目清秀。《韩诗外传》卷一:“ 孔子 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阳宛兮。’” 汉 应瑒 《神女赋》:“腾玄眸而睋青阳,离朱脣而耀双辅。”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贺 《赠陈商》诗:“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姚文燮 注:“苦节自矢,虽春姿亦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记·乐书》:“常有流星经於词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自 西陵 《青阳》之乐,皆取之於竹。”《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明堂乐歌十》:“《青阳》奏,发《朱明》。”

(6).传说中 黄帝 二十五子之一,与 夷鼓 同为 己 姓。《国语·晋语四》:“ 黄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阳 与 夷鼓 ,皆为 己 姓。” 韦昭 注:“ 青阳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 汉 为 泾县 地。 唐 置 青阳县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阳而得名。 明 清 属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韩翃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诗:“ 楚 竹 青阳 路, 吴 江 赤马 船。” 宋 张孝祥 《水龙吟·望九华山作》词:“竹舆晓入 青阳 ,细风凉月天如洗。”

前度刘郎

相传 东汉 永平 年间, 刘晨 、 阮肇 在 天台 桃源洞 遇仙,还乡后,又重到 天台 。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前度刘郎今重到,问 玄都 、千树花存否?” 元 张翥 《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词:“前度刘郎,重来访、 玄都 燕麦。” 温见 《香江席上示雪兄》诗:“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记得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