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后妆台

作者:陈维崧 朝代:清代

辽后妆台原文

洗妆台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
一缕山鬟,半梳苔发,想象新兴闹扫。
塔铃声悄,说不尽当年,月明花晓。
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钗小。
如今顿成往事,回新深院里,也长秋草。
上苑云房,官家水殿,惯是萧娘易老。
红颜懊恼,与建业萧家,一般残照。
惹甚闲愁,且归斟翠醥。

诗词问答

问:辽后妆台的作者是谁?答:陈维崧
问:辽后妆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辽后妆台是什么体裁?答:齐天乐
问:陈维崧的名句有哪些?答:陈维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洗妆

(1).梳洗打扮。 唐 韩愈 《华山女》诗:“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妆,一本作“ 糚 ”。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之二:“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2).洗除妆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你傅粉盈房,岂无殊色;我洗妆入道,不变初心。”

梳洗打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为梨花洗妆》:“ 洛阳 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粧。” 宋 苏轼 《再和潜师》:“风清月落无人见,洗粧自趁霜鐘早。”

台下

(1).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于臺下。”《韩诗外传》卷二:“ 颜渊 侍坐, 鲁定公 于臺, 东野毕 御马于臺下。”

(2).古时对人的尊称。《水浒后传》第七回:“ 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趋謁旌旄,足慰平生。’”

(3).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毛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 * 在台上,那 * 在台下。”

伤情

(1) 伤势

观察伤情

(2) 伤感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山鬟

重迭回环的群山。 金 雷渊 《同裕之钦叔分韵得莫论二字》:“水乐喧后部,山鬟秀前轩。” 明 袁宏道 《宿惠山僧房》诗:“潮来吹雨叶,云起叠山鬟。”

苔发

谓其状如发之苔。 唐 罗隐 《绝境》诗:“水流苔髮直,风引蕙心斜。”

想象

见“ 想像 ”。

(1).缅怀;回忆。2.犹设想。

新兴

新近建立的;处在生长或发展时期的

新兴工业

闹扫

亦作“ 闹埽 ”。 唐 代宫女梳的一种发髻。 唐 张氏女 《梦王尚书口授吟》:“鬟梳闹扫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士庶》:“闹埽,髻名。” 清 王丹林 《银塘曲》诗:“团扇承恩夏日长,晚装闹扫追微凉。”

塔铃

佛塔上的风铃。 明 周永年 《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 《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

说不尽

难以用言语形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鶻鴒的渌老儿説不尽的抢,儘人劳攘把我不覷。”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生的芙蓉面,桃花颊,説不尽他百般娇千般艳冶。”《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及至走了这条路,説不尽的风尘骯脏,龙蛇混杂,已就大不是女孩儿家的身份了。”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天边

无限的空间

你从哪里来的,亲爱的小东西?从天边来到这里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长秋

指 长秋宫 。《三辅黄图·汉宫》:“﹝ 长乐宫 ﹞有 长信 、 长秋 、 永寿 、 永寧 四殿。 高帝 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皇后的代称。《晋书·武帝纪》:“八月,以长秋将建,权停婚姻。”《北史·后妃传上·孝文废皇后冯氏》:“长秋未建,六宫无主。”

上苑

皇家的园林。 南朝 梁 徐君倩 《落日看还》诗:“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新唐书·苏良嗣传》:“帝遣宦者采怪竹 江 南,将蒔上苑。”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之一:“离宫别馆树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 吴梅 《风洞山·庆祝》:“欢庆,花发西宫,鶯啼上苑,官家几度好风景。”

云房

(1).僧道或隐者所居住的房屋。 唐 韦应物 《游琅琊山寺》诗:“填壑躋花界,叠石构云房。” 明 高濂 《玉簪记·回观》:“此女当初入观,也非偶然……因此上收入在云房。”《痛史》第十三回:“当下二人叩门入内,説明投宿来意。和尚连忙招呼到方丈里坐地,一面摆出斋饭,就让二人在云房歇宿。”

(2).喻莲蓬。 明 郭正域 《瑞莲赋》:“重结云房,纷敷宝液。”

官家

(1) 天子

(2) 指朝廷、官府

(桓温)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 刘越石( 琨)妓女。一见 温入,潜然而泣, 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刘司空。”——《太平御览·裴氏语林》

(3) (按:“潜”是否为“潸”之误)

(4) 尊称作官的人

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唐· 白居易《喜星郡》

水殿

(1).临水的殿堂。 唐 李白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风动荷花水殿香, 姑苏臺 上宴 吴王 。”《宋史·礼志十六》:“帝作《中春赏花钓鱼诗》,儒臣皆赋,遂射于水殿。”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临湖有一座长方形的水殿,大理石造,有好些小雕像也被残毁了。”

(2).帝王所乘的豪华游船。 唐 皮日休 《汴河怀古》诗之二:“若无水殿龙舟事,共 禹 论功不较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萧皇后 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

萧娘

《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云: 宏 受诏侵 魏 ,军次 洛口 ,前军克 梁城 。 宏 闻 魏 援近,畏懦不敢进。 魏 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 萧娘 与 吕姥 ,但畏 合肥 有 韦武 。”“萧娘”即姓 萧 的女子,言 宏 怯懦如女子。后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 唐 杨巨源 《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宋 周邦彦 《西园竹》词:“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 清 金农 《与陈学士壮履晚食戏成》诗之一:“漫道萧娘纤指同,熏人辛味出柈中。”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八:“离人又动飘零感,泣下萧娘一曲歌。”

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懊恼

(1) 烦恼

她懊恼得把请柬丢在桌上。——法· 莫泊桑《项链》

(2) 懊悔

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建业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一般

(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残照

落日的光辉;夕照

闲愁

亦作“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唐 张碧 《惜花》诗之一:“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明 文徵明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閒愁到酒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