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其十三·虚灵

作者:李江 朝代:明代

梅花百咏·其十三·虚灵原文

虚灵洞彻雾冥冥,空谷幽窗别有馨。

空谷冲寒魂不寐,幽窗生雪梦初醒。

一根妙处藏三极,万理昭然散六经。

彷佛我来姑射下,神人飞过海天青。

诗词问答

问:梅花百咏·其十三·虚灵的作者是谁?答:李江
问:梅花百咏·其十三·虚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梅花百咏·其十三·虚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江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江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参考注释

灵洞

(1).犹通达。 南朝 梁武帝 《梦》诗:“色已非真实,闻见皆灵洞。”

(2).指仙洞。 唐 李白 《送李青归华阳川》诗:“日月祕灵洞,云霞辞世人。”《云笈七籤》卷八十:“灵洞万劫开,一焕诸天文。”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空谷

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 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晋书·龚玄之传》:“夫哲王御世,必搜扬幽隐。故空谷流縶维之咏,丘园旅束帛之观。”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鵂鶹。”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诗:“幽兰散芬芳,搴为空谷酬。”

冲寒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一根

(1).谓草木的一个根茎。《史记·龟策列传》:“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榕树黄果树》:“久之,千百根合成一根,故根益大,槎枒嵌空,不可名状。”

(2).犹一株;一条。用于细长之物。《北史·王崇传》:“ 崇 虽除服,仍居墓侧。於其室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人莫能识。”《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横担独木高桥一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打发店伙去后,早有跑堂儿的拿了一个洗脸的木盆,装着热水,又是一大碗凉水,一壶茶,一根香火进来。”

(3).佛教语。眼耳等六根之一。 金 李俊民 《寒泉漱玉》诗:“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参见“ 六根 ”。

妙处

(1) 美妙的地方

西山是休养的妙处

(2) 奥秘之处

自有妙处

三极

三才,天、地、人。《易·繫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王弼 注:“三极,三才也。” 孔颖达 疏:“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三极彝训,其书言经。”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让官表》:“翼载万机,统和三极。” 明 张居正 《圣孝纪》:“皇上尽宗子之道,建三极之中,爱敬通於神明,德教刑於四海。”

昭然

明明白白,显而易见

昭然若揭

六经

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 孔子 谓 老聃 曰:‘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颜师古 注:“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汉 以来无《乐经》。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参见“ 六艺 ”。

彷佛

同“仿佛”

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 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神人

(1) 神仙;道教指得道的人

(2) 才貌出众世上罕见的人

同舍生…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飞过海

(1).旧指官场中通过行贿,以提前做官的行径。《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凡吏员考满,依次选去,不知等上几年;若用了钱,穵选在别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这谓之‘飞过海’。” 清 李玉 《 * 关·痴拟》:“拿了三千银子,到京营干,所有通州例、飞过海几条门路。”

(2).指不按正常程序,超越当事人或当事部门办某一件事。《光明日报》1982.8.27:“烟厂领导为把他拉入党内,在入党时,所在支部通不过,他们就用‘飞过海’的办法,拿到办公室支部讨论。”

(3).指用进货和收入不入帐的手法,进行贪汚或 * 漏税。《解放日报》1952.3.27:“不法资本家为了 * 漏税、破坏人民政府的财经政策,所玩弄的花样是很多的,‘飞过海’,就是许多 * 漏税办法中的一种。”《解放日报》1989.3.28:“ 潘 以进货不记账、冒用他人名义进货、一次提货分散开票以及‘飞过海’等手法,先后从 金山 等地购进腈纶开司米14吨多。”

天青

深黑而微红的颜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