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秘阁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原文

一去鸿都岁始旬,职更河澳与言纶。
出为戎阃蕃宣守,归作儒林典颂人。
寓直重游唐丽正,翻书还上汉麒麟。
参陪樽俎俱时彦,独愧非才踵后陈。

诗词问答

问:《判秘阁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鸿都

(1). 汉 代藏书之所。《后汉书·儒林传序》:“乃 董卓 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 东观 、兰臺、石室、 宣明 、 鸿都 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 晋 王羲之 《书论》:“ 蔡尚书 入 鸿都 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

(2). 东汉 灵帝 光和 元年设在 鸿都门 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杨沟连凤闕,槐路拟 鸿都 。” 唐 王维 《谢御书集贤院额表》:“于是九流百家,韦编緗帙,烂然虎观,盛彼 鸿都 。”

(3).借指秘书省。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鸿都有归客,偃卧 滋阳村 。” 李云逸 注:“ 鸿都 , 汉 代朝廷藏书之所。此处代指 昌龄 供职之祕书省。”

(4).指仙府。参见“ 鸿都客 ”。

河澳

河边弯曲的地面。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二 别 阻 汉 坻,双 崤 望 河 澳。”

言纶

指诏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节度》:“载更斋鉞,已锡言纶。”参见“ 言丝 ”。

戎阃

犹帅府。 唐 白居易 《与师道诏》:“卿业重相门,位崇戎閫。” 唐 薛能 《冬日写怀》诗:“幕府尽平蛮,客留戎閫间。” 宋 陆游 《范参政挽词》之一:“屡出专戎閫,遄归上政途。”

蕃宣

即藩垣。蕃,通“ 藩 ”。宣,通“ 垣 ”。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宋 曾巩 《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 宋 陆游 《上陈安抚启》:“久以臺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于时右丞 李公 ,实以上之懿亲,总受蕃宣之寄,而兼命参知政事。”

儒林

儒家学者之群

寓直

寄宿于别的署衙当值。后泛称夜间于官署值班。 晋 潘岳 《秋兴赋》:“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将,寓直於散骑之省。”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中:“‘寓直’二字,出於 潘岳 之为武賁中郎将。 晋 朝未有将校省,故寄直散骑省。”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寓直光辉重,乘秋藻翰扬。”

丽正

(1).附着于正道。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梁书·元帝纪》:“丽正居贞,大横固祉。”

(2).绚丽雅正。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大抵清新丽正的词多出自民间。”

(3).见“ 丽正脩书院 ”。

翻书

翻阅书籍。 宋 范成大 《再韵答子文》:“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繙书。”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参陪

参赞陪侍;伴随。 宋 苏辙 《谢除尚书右丞表》:“才不逮於中流,幸则过於前辈,出入数岁,参陪大猷。”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珠履参陪 北海 觴,仍邀拥节旧 中郎 。”

樽俎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 ,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2).指宴席。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看我公樽俎折强权,期赢获。”

时彦

当时的俊杰;时贤

绮席延时彦

非才

(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

(2).用为自谦之辞。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又八年, 修 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后陈

亦作“ 后阵 ”。1.后列军队;后援部队。《六韬·动静》:“后陈欲走,前陈数顾。”《南齐书·孔稚珪传》:“ 李广 败於前锋, 李陵 没於后阵,其餘奔北,不可胜数。”

(2).谓陈列于后。《文选·张衡<东京赋>》:“緫轻武於后陈,奏严鼓之嘈囐。” 薛综 注:“后陈者,谓北军五营兵在后陈列。”

亦作“ 后阵 ”。后列,下陈。《后汉书·崔駰传》:“ 駰 幸得充下馆,序后陈,是以竭其拳拳,敢进一言。” 李贤 注:“陈,列也。”

诗文赏析


【原题】:
判秘阁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