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

作者:释智愚 朝代:宋代

原文

敬而远,亲而疏。
明鉴灵腑,善定锁铢。
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
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诗词问答

问:《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愚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愚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明鉴

(1) 明亮的镜子

(2) 指能够引以为戒的明显的前例

(3) 明察,洞察。旧时称颂人有见识有眼力

凌霄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浩气凌霄

(2) 凌霄花

众峰

许多山峰。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须臾静扫众峯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宋 苏轼 《过庐山下》诗引:“未午,众峯凛然,故作是诗。”

海峤

海边山岭。 唐 张九龄 《送使广州》诗:“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 宋 文天祥 《战场》诗:“三年海嶠拥貔貅,一日蹉跎白尽头。” 明 何景明 《明月篇》:“ 长安 月,离离出海嶠。” 朱祖谋 《望江南》词:“不信明珠生海嶠, 江 南哀怨总难平。”

蟾影

月影;月光。 唐 徐晦 《海上生明月赋》:“水族将蟾影交驰,浪花与桂枝相送。” 明 刘基 《黄州团湖董氏镜心楼》诗:“絳气往来蟾影入,碧光浮动日华生。” 清 陈维崧 《翠楼吟·惠山云起楼作》词:“晚值蟾影初昇,似 姮娥 妆镜夜深离匣。”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诗文赏析


【原题】:
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十二年今径山请赞笔老墨涩勉而书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