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织女祠

作者:范某 朝代:宋代

题织女祠原文

商飚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
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暮对斯人。

诗词问答

问:题织女祠的作者是谁?答:范某
问:题织女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埋轮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

(2). 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 * 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亦作“ 埋车 ”。《旧唐书·毕构传》:“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恩沾九霄,荣齐六曹,埋轮自有 张纲 操。”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念臣等啊,埋轮亲矢,愿从君侧除奸宄。”

(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

(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

乌鹊桥

即鹊桥。神话传说,旧历七月初七之夜,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 牛郎 、 织女 相会。 唐 李郢 《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后以喻指男女相会或相会处。 唐 刘商 《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 唐 宋之问 《明河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九:“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门前嘶马弄金衔。”参见“ 鹊桥 ”。

约身

(1).约束自身。《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注:“克己,约身。” 刘宝楠 正义:“约如约束之约。约身,犹言修身也。”

(2).俭约自奉。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 季文子 相四君,马不餼粟,妾不衣帛; 子罕 归玉; 晏子 归宅:此皆弃利约身,故无怨於人,世厚天禄,令问不止。”《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 腾 守足退居,约身自持。”《后汉书·郎顗传》:“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无文,约身薄赋,时致升平。”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佳期

(1) 婚期

(2) 情人约会的日期、时间

唯一

只有一个

他的唯一的一篇演说

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