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澹山岩

作者:董与几 朝代:宋代

题澹山岩原文

厥初谁剖混沌殻,光明仅透天一握。
龙门凿断工有馀,劖划巉岩开洒落。
我来沆砀千崖高,溜雨万丈声萧骚。
岩上风烟岩下水,晚寻丹灶夜渔舠。

诗词问答

问:题澹山岩的作者是谁?答:董与几
问:题澹山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混沌

(1) 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2) 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

(3) 糊涂(常用来骂人)

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天一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断工

数字“二”的隐语。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市语》:“不若吾乡市语有文理也:一为旦底,二为断工,三为横川,四为侧目。”

巉岩

(1) 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野花野草…要把巉岩装扮起来。——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 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

洒落

(1) 分散地落下

泪珠洒落在衣襟上

(2) 洒脱

为人襟度洒落

两个男教员中,一个叫宫少尼的…很是洒落雅致,满身风流。—— 冯德英《苦菜花》

(3) 责备;冷淡;怠慢

又见 贾母王夫人都在这里,不敢洒落 宝玉。——《红楼梦》

沆砀

白气弥漫貌。《汉书·礼乐志》:“西顥沆碭,秋气肃杀。” 颜师古 注:“沆碭,白气之貌也。” 宋 王安石 《江亭晚眺》诗:“日下 崦嵫 外,秋生沆碭间。”

溜雨

从檐沟流下雨水。 清 唐孙华 《寒食日泊舟惠山对雨》诗:“终朝溜雨响潺潺,石径沾泥竟未攀。”

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萧骚

(1) 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秋风萧骚

(2) 形容景色冷落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下水

(1) 放水

(2) 放入或滑入水中

船下水

(3) 比喻入伙做坏事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

(4) 食用的牲畜内脏

猪下水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夜渔

亦作“ 夜鱼 ”。《吕氏春秋·具备》:“ 巫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 亶父 ,见夜渔者,得则舍之。 巫马旗 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 宓子 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 巫马旗 归告 孔子 曰:‘ 宓子 之德至矣。’”夜渔,夜间捕鱼。后用为地方官施德政的典实。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诗:“良宰勖夜渔,出入事朝汲。” 南朝 梁 刘潜 《为江侍中荐士表》:“若夜鱼不欺,朝琴在奏,则残杀自去, 汾 射 可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