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化十五首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观化十五首原文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诗词问答

问:观化十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观化十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黄庭坚观化十五首书法欣赏

黄庭坚观化十五首书法作品欣赏
观化十五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原

一个本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身处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闕之下,非得一原,孰能至於此哉!” 高诱 注:“一原,道之原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神则合物我於一原,达死生於一致,絪緼合德,死而不亡。”

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裘

(1).夏衣冬裘。《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 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 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

(2).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 ,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绵上

古地名。 春秋 晋 地。在今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四十里 介山 之下。公元前636年, 介之推 隐于 绵上 山中而死, 晋文公 求之不获,遂以 绵上 之田作为 介之推 的祭田。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禁火

禁止烟火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