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其四原文

宝珠洞高高且深,精庐不受炽暑侵。

数我朅来凡几度,分明壁上勒前吟。

诗词问答

问: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五

参考注释

宝珠

(1).贵重的珍珠。《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载黄金,而遇 中山 之盗也。”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损》:“虽有宝珠,无路致之。” 宋 苏轼 《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此身性海一浮沤,委蜕如遗不自收,戒光定力相烝休,结为宝珠散若旒。”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志真珠》:“ 高邮 甓社湖 中昔产珠蚌,有极大蚌如门扉,中含宝珠如拳,每当望夕,其光与日争辉。”《中国民间故事选·合浦珠还》:“这海里有一颗宝珠,专在夜里发光,真是无价之宝。”

(2).花名。山茶的一种。亦称“ 宝珠茶 ”、“ 宝珠山茶 ”。《广 * ·花谱二十·山茶》:“有鹤顶茶、玛瑙茶、宝珠茶、杨妃茶、焦萼白宝珠……不可胜数,就中宝珠为佳。” 鲁迅 《野草·雪》:“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3).花名。茉莉花的一种。即宝珠小荷花。《广 * ·花谱二二·茉莉》:“有草本者,有木本者,有重叶者,惟宝珠小荷花最贵。” 宋 王十朋 《末利花》诗:“日莫园人献宝珠,化成千亿小芙蕖。”

精庐

(1).学舍,读书讲学之所。《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 李贤 注:“精庐即精舍也。”《魏书·儒林传·平恒》:“乃别构精庐,并置经籍於其中。” 清 瞿鸿禨 《与缪荃孙书》:“ 钟山 既已蝉联,精庐又较 南菁 为胜。”

(2).佛寺;僧舍。《北齐书·杨愔传》:“至 碻磝戍 ,州内有 愔 家旧佛寺,入精庐礼拜。” 唐 贾岛 《宿山寺》诗:“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词:“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炽暑

盛暑,炎夏。 明 宋濂 《刘兵部诗集序》:“虽沍寒之折胶,炽暑之流金, 刘君 拥鼻鼓膝,时作呜呜声,不成章不止也。”

朅来

(1).犹言去。《后汉书·张衡传》:“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李贤 注:“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朅来游 嵩 峯,羽客何双双。”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一:“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宋 苏轼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诗:“ 长陵 朅来见大姊, 仲孺 岂意逢将军?”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诗:“朅来未得从 黄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犹言来。归来;来到。《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咏归涂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来。” 吕延济 注:“朅来,言归去来也。” 唐 张九龄 《岁初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朅来 彭蠡 泽,载经 敷浅原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3).犹言尔来或尔时以来。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朅来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朅来幸得公务閒,閒情暂寄水石间。”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三:“君不见朅来 欧 北天骄骤进化,宁谷久扃吾文明。”

(4).助词。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朅来 震泽 都如梦,只有 苕溪 可倚楼。”

(5).何来。朅,通“ 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回车朅来兮,絶道 不周 ,会食 幽都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復辞。” 宋 陈与义 《衡山道中》诗之三:“朅来巖谷游,却在浮云外?”

(6).何不来。朅,通“ 盍 ”。 唐 李商隐 《井泥》诗:“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宋 乐雷发 《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

凡几

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沙三》:“ 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