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红叶)

作者:王沂孙 朝代:宋代

绮罗香(红叶)原文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诗词问答

问:绮罗香(红叶)的作者是谁?答:王沂孙
问:绮罗香(红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沂孙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沂孙名句大全

王沂孙绮罗香(红叶)书法欣赏

王沂孙绮罗香(红叶)书法作品欣赏
绮罗香(红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玉杵

(1).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称。 宋 陆游 《玉京行》:“炉开沐浴时日良,清夜玉杵闻琳房。”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四:“酒仙飘逸不知茶,可笑流涎见麴车。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2). 唐 裴铏 《传奇·裴航》载, 裴航 以玉杵臼为聘礼,娶 云英 仙去。后因以玉杵指求婚之聘礼。 明 杨珽 《龙膏记·空访》:“多情委路尘,怕永负今生玉杵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参见“ 玉杵臼 ”。

(3).传说月中有白兔持杵捣药,因以玉杵指月亮。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 嫦娥 奉。”

(4).山药之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谷上·山药》:“《清异録》: 吴淑 《冬日招客》诗云:‘晓羹沉玉杵。’玉杵,谓山蕷。”

金刀

(1).金和刀。古代货币。《汉书·食货志上》:“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颜师古 注:“金谓五色之金也……刀谓钱币也。” 唐 孟郊 《投所知》诗:“且将食蘗劳,酬之作金刀。”

(2).“刘”字为卯、金、刀合成,故用以代指 刘 姓。《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 玉垒 经纶远,金刀歷数终。”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四》:“ 子大 以诗贺之曰:‘……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燄丹霞峯。’”

(3).剪子。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唐 李远 《剪綵》诗:“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五:“婉孌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4).武器。指刀剑。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乾。”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问 秦中 之故事,惟有卷衣;识行父之公忠,从无衣帛。既而金刀掩曜,桑笄归里。”

吴江

(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

(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朱铅

(1).谓胭脂铅粉。 唐 杜甫 《北征》诗:“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 宋 王安石 《信都公家白兔》诗:“水晶为宫玉为田, 姮娥 縞衣洗朱铅。” 明 李东阳 《无锡华大母邹氏托子以姑自经死以示无贰志》诗:“婉婉从夫日,辛勤抱子年,晨昏亲药饵,少壮损朱铅。”

(2).绘画的红白颜料。

秋暮

(1).秋日的傍晚。《大戴礼记·保傅》:“ 三代 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 杜陵 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2).深秋。 谢觉哉 《不惑集·游秦堤灵渠》:“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过,仅觉阴凉而已。”

旧梦

比喻过去经历过的事:重温~。

旧:老旧,这里是曾经的意思,曾经的梦,暗指曾经的生活

新恨

(1).新产生的怅惘之情。 唐 戴叔伦 《赋得长亭柳》:“送客添新恨,听鶯忆旧游。”

(2).新的仇恨。如:旧仇新恨。

绛唇

(1).亦作“ 絳脣 ”。朱唇,红唇。 汉 扬雄 《蜀都赋》:“眺朱颜,离絳脣,眇眇之态,吡噉出焉。” 南朝 梁 江淹 《咏美人春游》:“白云凝琼貌,问珠点絳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絳唇皓齿,鬒髮如青丝。” 清 陈维崧 《竹枝·粤东词》:“檳榔酒酿鬱林春, 鬱林 儿女多絳唇。”

(2).借指红色箫孔。《文选·王褒<洞箫赋>》:“鎪鏤离洒,絳脣错杂。” 李善 注:“絳脣谓簫孔以朱饰之。”

一镜

(1).比喻言行可以借鉴得失的贤士。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太宗 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 魏徵 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 崔道融 《悲李拾遗》诗之一:“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沉。”

(2).指象一面明镜的平水。 唐 刘长卿 《旧井》诗:“旧井依旧城,寒水深洞彻,下看百餘尺,一镜光不灭。” 唐 钱起 《赋得馀冰》诗:“晓日餘冰上,春池一镜明。” 明 陈荩卿 《讌赏·徐王孙惺予邀泛莫愁湖看莲》曲:“拿舟深入水云乡,荡破湖心一镜光。”

(3).喻有如明镜的月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明 梁辰鱼 《伤逝·咏时序悼亡》曲:“长空一镜辉万里,全无一点纤翳。”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老色

(1).衰老之色。 唐 刘兼 《春霁》诗:“老色渐来欺鬢髮,閒情将欲傲簪裾。” 宋 陆游 《寄陈鲁山正字》诗:“青衫二十年,老色上鬚鬢。” 宋 陈造 《无题》诗:“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

(2).指年老之人。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官高频勑授,老色把犂锄。”

争妍

竞相逞美。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宋 苏轼 《涵虚亭》诗:“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羣,天地异色。”

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残花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 * 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小车

(1) 体积小的车子;手推车,手拉小车

(2) 小轿车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认取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寄情

寄托情怀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醉舞

犹狂舞。 唐 李白 《邠歌行上新平长兄粲》:“ 赵 女长歌入彩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醉舞且摇鸞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清 丘逢甲 《重有忆迭前韵》:“东风吹楼作醉舞,一枝夜泣梨花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