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作者:学士院 朝代:宋代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原文

阳动黄宫,日旋南极。
天门荡荡,百神受职。
爰熙紫坛,熉黄殊色。
神哉沛来,盖亲有德。

诗词问答

问: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的作者是谁?答:学士院
问: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学士院的名句有哪些?答:学士院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宫

(1).黄钟之宫,十二乐律之一。古时用十二乐律代表十二个月,黄宫代表仲冬之月,即十一月。 宋 曾巩 《贺杭州赵资政冬状》:“窃以布律而候,气萌动於黄宫;立表以须,景长至於南极。” 宋 苏轼 《贺列郡知通冬至启》:“日旋南极,气兆黄宫。”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烧火盆行》:“黄宫气应纔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 周汝昌 注:“黄宫,黄钟之宫,黄钟十二律之首。古时以律管并灰以验节气,以为仲冬之月,其气至,则黄钟之律相应。从十一月起至十二月末,将满两月。”

(2).道教称头顶为“黄宫”。 宋 苏轼 《谪居三适·旦起理发》诗:“安眠海自运,浩浩朝黄宫。”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黄宫’字,道家以脐下为丹田,脑顶为黄宫。”

南极

(1)

(2) (1)∶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2)∶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3)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天门

(1) 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

(2) 帝王宫殿大门

(3) 指人额头的中间

(4) 人的心(道士用语)

荡荡

浩大貌;空旷貌。《韩诗外传》卷二:“盪盪乎其义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汉书·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风捕景,终不可得。” 颜师古 注:“盪盪,空旷之貌也。”

(1).广大貌;博大貌。《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论语·泰伯》:“大哉 尧 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 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颜师古 注:“荡荡,广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荡荡无边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宽广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

(3).水奔突涌流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荡荡,言水奔突有所涤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驰騖往来。” 吕延济 注:“荡荡,流貌。”《晋书·孙绰传》:“中夏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

(4).恣纵貌;无所约束貌。《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吴子·料敌》:“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旗旌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有政令。” 宋 陶穀 《清异录·酒浆》:“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5).飘荡貎;吹拂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乙编卷六:“今枯骨朽腐……化为朽壤,荡荡游尘,岂能与生者相感,以致祸福乎?”《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荡荡,翠飘红,忽南北,忽西东。”《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逛花园》:“和风荡荡春日暖,碧桃枝头鸟声喧。”

(6).空无所有貌。《东观汉记·马援传》:“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蟣蝨无所復依。”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辞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若繫风捕影不可得。”

(7).光亮明净貌。《史记·滑稽列传》:“漆城虽於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潄玉亭》诗:“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闕,沉沉水精宫。” 清 龚自珍 《天琴颂》:“ 重华 在堂, 周公 在下,荡荡有日月而无风雨。”

百神

指各种神灵。《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汉书·杜邺传》:“上帝百神收还威怒,禎祥福禄何嫌不报。”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胡为嗜一饱,坐使百神哭。”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正寝朝羣后,空城走百神。”

受职

接受上级委派的职务。《周礼·春官·宗伯》:“壹命受职。” 贾公彦 疏:“ 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者,谓始受王之官职,治其所掌之事也。”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百川委输,万灵受职。”《金史·乐志上》:“爰暨百神,於昭受职。”《水浒传》第一二○回:“ 裴宣 自与 杨林 商议了,自回 饮马川 受职求闲去了。”

紫坛

(1).以紫贝砌成的庭坛。

(2).紫色祭坛。帝王祭祀大典用。《汉旧仪》:“祭天紫坛幄帐。”《汉书·礼乐志》:“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颜师古 注:“紫坛,坛紫色也。” 唐 李白 《拟恨赋》:“握瑶图而倏昇,登紫坛而雄顾。”

(3).指道教祭坛。《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紫坛清夜醮虚皇,奎章已拜看云赐。”

熉黄

犹言黄澄澄。《汉书·礼乐志》:“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熉黄。”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熉音殞,黄貌也。’……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黄也。”

殊色

非常美丽的女子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有德

(1).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郑玄 注:“德,能躬行者。”《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若有德及气力尚壮,则君优而留之。”

(2).指有德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德不可敌。”《礼记·礼器》:“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 孙希旦 集解:“有德,谓有德行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