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四子二首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赠四子二首原文

峨峨冰港仅通舟,策策霜风透重裘。
良为予来真好事,小留君住得销忧。
可无谭笑传觞处,剩有烟云洒笔头。
保社相娱倚公等,暮年干禄判悠悠。

诗词问答

问:赠四子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赠四子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陈造赠四子二首书法欣赏

陈造赠四子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赠四子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峨峨

(1) 山体高大陡峭

(2) 态度庄重严肃

通舟

通行船只。 南朝 梁元帝 《登堤望水诗》:“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宋史·河渠志三》:“ 佑 请疏其两端,皆可通舟。”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下》:“ 福州 省河外之 五虎门 ,潮至通舟,潮退搁浅。”

策策

(1).象声词。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牕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宋 张孝祥 《满江红·思归寄柳州》词:“策策西风双鬢底,暉暉斜日朱栏曲。” 元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

(2).悲戚貌。 宋 叶适 《送高仲发》诗:“ 细君 吁久寂,季弟犹长贫,弃我涉远道,策策伤心神。”

(3).犹筹策。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天下有奇士》:“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

风透

(1).谓充分透现出来。《太平广记》卷二○六引 南朝 梁 袁昂 《书评·蔡邕》:“ 蔡邕 书,骨气风透,精爽入神。”

(2).风充分透入。 明 史叔考 《醉罗歌·题情三阕》曲:“月上月上梧桐树,风透风透碧纱厨。”

重裘

(1).厚毛皮衣。 汉 贾谊 《新书·谕诚》:“重裘而立,犹憯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 唐 王谏 《为郭子仪谢锦战袍表》:“重裘莫比,被练非坚。”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重裘不知温,无乃衣裳单?”

(2).指质量极差、分量很重的皮衣(与轻裘相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身上穿的都是破敝不堪的重裘,满身油腻。”

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小留

(1).暂时挽留。 晋 山涛 《启事》:“祭酒 庾纯 ,强正有学,亦堪取选。国学初建, 王 荀 已亡, 纯 能其事,宜当小留,粗立其制。”

(2).暂时留止。 唐 杜甫 《彭衙行》诗:“小留 同家洼 ,欲出 芦子关 。”

谭笑

说笑。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唐诗戏语》:“士人於棋酒间,好称引戏语,以助谭笑。”

传觞

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迴首 岷 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王安石 《试院中》诗之三:“青灯照我梦城西,坐上传觴把菊枝。” 清 魏源 《秦淮灯船行》:“衣香鬢影天未霜,酒龙诗虎争传觴。”

剩有

剩有;犹有。 宋 卢祖皋 《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 清 万寿祺 《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 蒋智由 《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笔头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保社

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癸亥九日》词:“留得 香山 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悵谁伴、先生情话。” 金 元好问 《刘光甫内卿新居》诗:“父老渐来同保社,儿童久已爱文章。”

相娱

交欢,同乐。《汉书·张禹传》:“ 崇 每候 禹 ,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 唐 韩愈 《示儿》诗:“酒食罢无为,棊槊以相娱。”

暮年

人到老年

干禄

南北朝 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 波斯 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旧苍头 刘桃枝 等皆开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儿、歌舞人、见鬼人、官奴婢等滥得富贵者,殆将万数……乃至狗、马及鹰亦有仪同、郡君之号,有鬭鷄,号开府,皆食其干禄。” 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输绢十八匹,干身放之。”

(1).求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2).求禄位;求仕进。《论语·为政》:“ 子张 学干禄。”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梁书·明山宾传》:“兄 仲璋 婴痼疾,家道屡空, 山宾 乃行干禄。”《金史·隐逸传序》:“后世干禄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与叹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鲜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观于外矣!”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