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于公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于公宅原文

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致兴乃在是,缿筒安足论。

孝妇不能救,祭致身后恩。

史迁无卓识,猥称多活人。

姑息亦甚易,咸当高大门。

弼教之谓何,舜宜肯吾言。

诗词问答

问:题于公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于公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九

参考注释

定国

安定国家。《左传·襄公十年》:“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南齐书·王僧虔传》:“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天纬地,武则拨乱定国。”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瑄 又谓本诚敬无欺之心,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国。 瑄 坐视 于忠肃 之奇寃而不救,格心救国何在?”

廷尉

官名。 秦 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狱。 汉 初因之,秩中二千石。 景帝 时改称大理, 武帝 时复称廷尉。 东汉 以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又称廷尉卿。 北齐 至 明 清 皆称大理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历代职官表》卷二“大理寺”。

以不

见“ 以否 ”。

乃在

犹乃才。仅仅。在,通“ 才 ”。《汉书·贾谊传》:“ 长沙 迺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缿筒

见“ 缿筩 ”。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孝妇

(1).尽孝道的媳妇。《汉书·于定国传》:“ 东海 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明史·列女传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毙,躬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进,姑啖之愈。远近称孝妇。”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妇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谤,犹飞六月之霜。”

(2).旧称居丧中的妇人。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史迁

汉 司马迁 的别称。 司马迁 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序》:“ 史迁 之记,详於 秦 汉 ; 班生 之书,备乎 哀 平 。” 明 张煌言 《李陵论》:“世以 李陵 报 苏子卿 书,出自 史迁 之笔。”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故自 史迁 以来,均谓 周 之要本,归於 老子 之言。”

卓识

高超的见识

活人

(1).使人活;救活他人。《庄子·至乐》:“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明 刘基 《题医者王养蒙诗卷后》:“活人以为功者,医之道也。”

(2).有生命的人。 明 唐寅 《妒花歌》:“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活人见鬼,其兆不祥。”

姑息

(1) 苟且求安,无原则地宽恕别人

姑息养奸

(2) 迁就,纵容,不加限制,出于照顾或好心肠而迁就或容忍

不姑息儿子

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大门

(1) 整个建筑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门

(2) 大族

(3) 接触、容纳、参加或欣赏的途径

向所有亚洲的苦难人民打开我们的大门

弼教

辅助教化。多指以刑辅教。语出《书·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孔 传:“弼、辅,期、当也。叹其能以刑辅教,当於治体。” 唐 一行 《起义堂颂》:“天辅 皋繇 ,明刑弼教。”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规赞》:“维天降衷,维圣立极,维贤弼教,维民从式。”《清史稿·刑法志一》:“且夫国之有刑,所以弼教。一国之民有不遵礼教者,以刑齐之。”

谓何

如何;为何。《诗·小雅·节南山》:“赫赫 师尹 ,不平谓何!” 郑玄 笺:“谓何,犹云何也。”《史记·礼书》:“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张守节 正义:“是躬化节俭,谓何嫌耳,不须繁礼饰貌也。”《汉书·礼乐志》:“泊如四海之池,徧观是邪谓何?”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谓何,当如之何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