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作者:翁元龙 朝代:宋代

江城子原文

一年箫鼓又疏钟。
爱东风。
恨东风。
吹落灯花,移在杏梢红。
玉靥翠钿无半点,空湿透,绣罗弓。
燕魂莺梦渐惺松。
月帘栊。
影迷濛。
催趁年华,都在艳歌中。
明日柳边春意思,便不与,夜来同。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的作者是谁?答:翁元龙
问:江城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江城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翁元龙的名句有哪些?答:翁元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疏钟

亦作“踈鐘”。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灯花

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玉靥

(1).美丽的面容。 元 杨立斋 《哨遍》套曲:“啼玉靨,咽冰弦, 五牛 身后更无传。”

(2).喻花朵。 金 元好问 《喜春来·春宴》曲:“梅残玉靨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

翠钿

(1).用翠玉制成的首饰。 南朝 梁武帝 《西洲曲》:“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鈿。” 宋 贺铸 《菩萨蛮》词:“帘下小凭肩,与人双翠鈿。”《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各出所有翠鈿金釧,瑶簪宝珥。”《歧路灯》第十回:“个个油头粉面,翠鈿仙衣。”

(2).犹翠靥。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鈿深。” 宋 晏殊 《采桑子》词:“试摘嬋娟,贴向眉心学翠鈿。”

半点

形容数量少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星半点儿

湿透

被液体浸透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惺松

(1).形容声音轻快。 宋 辛弃疾 《鹊桥仙·赠人》词:“风流标格,惺鬆言语,真个十分奇絶。”

(2).清醒。 宋 杨万里 《雪后东园午望》诗:“天色轻阴小霽中,昼眠初醒未惺鬆。”

(3).形容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她揉着惺松的睡眼,歪过头来。”

帘栊

(1).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宋 史达祖 《惜黄花·定兴道中》词:“独自捲帘櫳,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开宫扇,起帘櫳,满堂笑语与民同。” 陈毅 《游阳朔》诗:“竹林茅舍时出现,后有飞瀑透帘櫳。”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迷濛

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 宋 翁元龙 《江城子》词:“月帘櫳,影迷濛。”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四山云气迷濛。”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那夜是阴历初六……银汉间薄雾迷蒙。”

艳歌

情歌;恋歌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春意

(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