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

作者:李德学 朝代:明代

天王寺原文

山雨藤花满,疏疏点寺门。

湿香通短屐,空翠坐清尊。

屋破孤僧在,碑残几字存。

惟馀石坛竹,岁岁长儿孙。

诗词问答

问:天王寺的作者是谁?答:李德学
问:天王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天王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德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德学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参考注释

疏疏

亦作“疎疏”。1.犹楚楚。服装鲜明整齐貌。《韩诗外传》卷三:“ 子路 盛服以见 孔子 。 孔子 曰:‘ 由 疏疏者何也?’” 许维遹 集释:“‘疏疏’,读为‘楚楚’。《诗·曹风·蜉蝣》篇‘衣裳楚楚’; 毛 传:‘楚楚,鲜明貌。’”

(2).稀疏貌。 唐 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夕阳庭际眺,槐雨滴疏疏。” 宋 张道洽 《咏梅》:“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 明 张煌言 《夏日过鼓浪屿饮程璵嘉将军署中》诗:“入林偏爱晚凉生,灌木疏疏坠月明。”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

(3).朦胧貌。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疎疎。”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霎时间车尘儿隐隐,马足儿腾腾,旂影儿疎疎,依旧是清秋远树,旷野平芜。” 刘大白 《记得》诗:“淡淡的月痕,疏疏的花影。”

空翠

(1).指绿色的草木。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满陂空翠,净无纤尘,鸥凫散乱,管弦齐奏,四处都在唱歌。”

(2).指绿叶。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清 陈维崧 《齐天乐·暮春风雨》词:“小楼昨夜东风到,吹落满园空翠。”

(3).指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唐 王维 《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词:“空翠湿征鞍,马首千山。” 郁达夫 《题画》诗之四:“贪坐溪亭晚未归,四山空翠欲沾衣。”

(4).指碧空,苍天。 唐 白居易 《大水》诗:“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5).指清澈的泉水。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二:“山深云液积,尽化流泉清。家家吸空翠,妇孺皆聪明。”

清尊

亦作“ 清樽 ”。亦作“ 清罇 ”。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诗类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 唐 王勃 《寒夜思》诗:“復此遥相思,清尊湛芳渌。” 唐 皇甫冉 《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月清罇祇暂同。”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纵无供帐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 明 吴琪 《喜汪振生归自云南》诗:“无穷故交心,相与尽清尊。” 清 黄遵宪 《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诗:“满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尽落黄花。”

石坛

(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鸞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遶石坛。”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八:“毳毛伐尽浥清寒,自缚茅龙上石坛。”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树一株,有圆形石坛围护其根。”

儿孙

(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