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咏

作者:舒岳祥 朝代:宋代

蜡梅咏原文

蜜蜂数日不出衙,将谓冻蛰无生涯。
今朝起看后园树,总将蜜蜡衔为花。
香作蜜香色蜡色,花瓣分明是蜂翼。
不是案头乾死萤,不是营营蝇止棘。
朝阳熠熠泛崇光,黄露溶溶蜜满房。
柔梢不入婵娟鬓,道韵偏宜冷淡装。
与梅同时唤作梅,风味甚似枝葩非。
若将形色定品格,何得江珧比荔枝。

诗词问答

问:蜡梅咏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蜡梅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蜜蜂

一种社会群居性膜翅目昆虫( Apis mellifera ),为了生产蜂蜜和作为一个授粉者,经常进行家养

冻蛰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清 杨思圣 《飘风行》:“马毛蝟磔雁声苦,鱼龙冻蛰狐狸嘷。”

无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

(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朝起

方言。早晨。 刘半农 《瓦釜集·第七歌》:“我朝起起来,黑昽昽里就要上工去,夜里家来,还要替别人家洗衣裳。”自注:“朝起,亦作早起,朝晨也;起字平读。”

后园

屋后庭园。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时从出游,游於后园。” 宋 苏舜钦 《游洛中内》诗:“别殿秋高风淅沥,后园春老树婆娑。” 叶圣陶 《穷愁》:“其黠者则反身而走,入于后园,园墙圮,通于隘巷。”

蜜蜡

(1).蜜蜂腹部分泌蜡汁为巢,取蜂巢煎而溶之,其上浮如油者凝固即成蜜蜡,初时为黄蜡,精制则成白蜡。供制烛及药用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诸远方山郡幽僻处出蜜蜡,人往往以桶聚蜂,每年一取。”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取芥子,熟擣,如鸡子黄许。当附骨上,拔去毛;骨外,融蜜蜡周匝拥之。”《宋史·食货志下八》:“以香药、瓷漆器、薑、桂等物易蜜蜡、麝脐、毛褐、羱羚角。”

(2).矿物名。与琥珀同类而色淡。也称金珀。 清 刘銮 《五石瓠·冠佩》:“巾上繫珠玉、琥珀、蜜蜡之属,非古也。”

蜜香

(1).木名。即沉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 交州 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参见“ 蜜香树 ”、“ 沉香 ”。

(2).草名。又称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木香》:“木香,草类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气如蜜也。緑沉香中有蜜香,遂讹此为木香尔。”

花瓣

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案头

几案上或书桌上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三国演义》

营营

(1) 象声词

营营青蝇

(2) 奔走钻营

毕生营营,追求名利

(3) 常含贬义

朝阳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熠熠

闪烁的样子

光彩熠熠

溶溶

(1) 宽广的样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2)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

婵娟

(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道韵

(1).气韵;气质。《晋书·郗鉴传》:“ 彦辅 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

(2).道家者流的情志。 宋 韩维 《和杜孝锡展江亭》之二:“世情未免歌红粉,道韵无妨寄白云。”

偏宜

最宜;特别合适。 前蜀 李珣 《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鬱金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粤剧 《关汉卿》第四场:“近时有些婆娘们,道着难晓,说着难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

冷淡

(1) 不热情

他受到十分冷淡的接待

(2) 不热闹

在小教堂里他看起来好像最冷淡,但已被深深地感动了

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唤作

叫做,称做。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四:“将他《儒行》篇,唤作贼盗律。” 宋 杨万里 《听雨》诗:“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茅盾 《子夜》一:“过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俗名唤作‘ 铁马路 ’,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

风味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形色

(1).指形体和容貌。《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南史·梁豫章王综传》:“ 淑媛 问梦中形色,颇类 东昏 。” 元 崔璆 《咄咄》诗:“咄咄復咄咄,小儿成老翁,幺微各形色,追逐元化工。”

(2).体表气色。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贫之为病也,不唯形色麤黶,或亦神心沮废。”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次於焦府,盎於形色。”

(3).形态、颜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又星与日月,形色同尔,但以大小为其等差。”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絪緼之中,阴 * 足而变易以出,万物并育於其中,不相肖而各成形色。”

(4).样式、色泽。 元 陶宗仪 《辍耕录·玉辘轳》:“﹝ 吴和之 ﹞收一轆轤,玉青色,形如吕字,环口中间,轆轤旋转,无分毫缝罅,形色极古,人皆以为鬼工。” 许地山 《山响》:“质虽是旧的,可是形色还不旧。”

(5).指神态表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我财不赡,不饜所求,顿生异心,形色索漠。” 鲁迅 《呐喊·端午节》:“于是递给伊一迭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

(6).形之于色。谓在脸色、表情上显示出来。《南齐书·王玄载传》:“ 世祖 时在大牀寝, 瞻 谓 豫章王 曰:‘帐中物亦復随人寝兴。’ 世祖 衔之,未尝形色。”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则天 朝, 豆卢 钦望 为丞相,请輟京官九品已上两月日俸以赡军,转帖百司令拜表。羣臣俱赴拜表,而不知事由。拾遗 王求礼 谓 钦望 曰:‘羣官见帖即赴,竟不知拜何所由……岂国之柄耶!’ 钦望 形色而拒之。”

品格

(1) 品性;性格

烈士所具有的品格

(2)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3) 物品的质量、规格

何得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江珧

亦作“ 江鰩 ”。亦作“江瑶”。一种海蚌。壳略呈三角形,表面苍黑色。生活于海边泥沙中。肉柱味鲜美,为海味珍品。 宋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似开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宋 刘子翚 《食蛎房》诗:“江瑶贵一柱,嗟岂栋梁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海月》:“《王氏宛委録》云:‘ 奉化县 四月南风起,江珧一上,可得数百。如蚌稍大,肉腥韧不堪。惟四肉柱长寸许,白如珂雪,以鷄汁瀹食肥美。过火则味尽也。’”

荔枝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