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僧

作者:李覯 朝代:宋代

丐僧原文

靡靡步康衢,喋喋问流俗。
谁将今日财,愿易来世福。
休论身善恶,佛眼重金玉。

诗词问答

问:丐僧的作者是谁?答:李覯
问:丐僧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靡靡

(1).犹迟迟。迟缓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2).引申为逐渐,渐渐。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元 郑彝 《续兰亭会补山阴令虞国诗》:“靡靡时运近,期焉抚岏巑。”

(3).草随风倒伏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靡靡江离草,熠燿生河侧。”《云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

(4).引申为随顺貌。《书·毕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 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5).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 《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6).柔弱,颓靡。 宋 苏轼 《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参见“ 靡靡之音 ”。

(7).华美;明丽。《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8).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 《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9).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旧唐书·马周传》:“ 马君 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 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康衢

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喋喋

不住地说话

喋喋不休

流俗

(1) 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

文史星历近乎仆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诋尽流俗

(2) 也指一般的风俗习惯。另指世俗之人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来世

(1) 来生

(2) 死后的存在状态

佛教有来世的说法

身善

犹言事必躬亲。《管子·君臣上》:“是故知善,人君也。身善,人役也。” 石一参 今诠:“身善,谓身行善事,善必躬行。” 郭沫若 等集校:“身善,言事必躬亲。”

佛眼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宋 苏轼 《赠杜介》诗:“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宋 苏辙 《书金刚经后》之二:“经言 如来 有五眼……以慧眼转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

(2).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

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