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汾湖分得上字

作者:程翼 朝代:元代

游汾湖分得上字原文

楼船载酒汾湖上,万顷玻璃绿新涨。

玉箫檀板馆娃吹,铜鼓云璈仙侣倡。

凉蜜金盘荔子浆,紫驼银瓮蒲萄酿。

挑心大舞天魔宫,分班小摆花神仗。

人坐盘陀古翠岩,鹤立海棠青锦障。

醉挥玉麈夺诗魁,气喷铁龙驱酒将。

三五朱扉流水香,十二阑干花气王。

归来凉月白纷纷,涌出云涛三万丈。

诗词问答

问:游汾湖分得上字的作者是谁?答:程翼
问:游汾湖分得上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程翼的名句有哪些?答:程翼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参考注释

楼船

高大有楼的战船

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玻璃

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玉箫

(1).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晋书·吕纂载记》:“ 即序胡 安据 盗发 张骏 墓,见 骏 貌如生,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簫。”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三:“玉簫和我神,金醴释我忧。” 宋 齐愈 《八宝妆》词:“惆悵夜久星繁,碧云望断,玉簫声在何处?”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又咏梅》词:“玉簫吹梦,金釵划影,悔不同擕。”

(2).人名。传说 唐 韦皋 未仕时,寓 江夏 姜使君 门馆,与侍婢 玉箫 有情,约为夫妇。 韦 归省,愆期不至, 箫 绝食而卒。后 玉箫 转世,终为 韦 侍妾。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后多借指姬妾。 宋 史达祖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 玉簫 犹逢 韦郎 。” 清 秋瑾 《翠楼怨·题王泽寰亡姬吴氏遗像》词:“但恐 玉簫 难再,愁煞 韦皋 。”

檀板

乐器名。檀木制成的拍板

檀板之声无色。——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馆娃

(1).古代 吴 宫名。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 苏州 杨柳任君夸,更有 钱塘 胜 馆娃 。”参见“ 馆娃宫 ”。

(2). 馆娃 故宫。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为 西施 建造。 吴 人呼美女为娃, 馆娃宫 为美女所居之宫。后借指 西施 。 唐 李绅 《回望馆娃故宫》诗:“因问 馆娃 何所恨,破 吴 红脸尚开莲。”泛指美女。 元 孙周卿 《蟾宫曲·题琵琶亭》曲:“妾本是京师馆娃,嫁商人沦落天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自古道,君王爱馆娃。”

铜鼓

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云璈

即云锣。打击乐器。《太平广记》卷七十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薛玄同》:“虽真仙降眄,光景烛空,灵风异香,云璈钧乐,奏於其室, 冯徽 亦不知也。”《元史·礼乐志五》:“﹝宴乐之器﹞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 娟 弹瑶瑟,令少年和云璈。”

仙侣

(1).仙人之辈。 明 文徵明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诗之三:“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 清 方文 《庐山诗·寻真观》:“ 五老 云壑间,髣髴有仙侣。”

(2).指人品高尚、心神契合的朋友。语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 郭太 字)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金盘

亦作“ 金柈 ”。1.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膾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檳榔一斛以进之。”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詎擘 * 之脯。”(2)烛盘。 唐 岑参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寳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 唐 韩偓 《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闕寒。”(4)古代博具之一。 唐 李白 《送外甥郑灌从军》诗之一:“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2).比喻日月。 宋 陆游 《金山观日出》诗:“遥波蹙红鳞,翠蔼开金盘。” 元 萨都剌 《织女图》:“西楼月落金盘倾,暖霞拂地海棠晓。” 明 刘基 《归朝欢》词:“乌鸦立遍城头树,看云头金盘涌出,身在 广寒府 。”

荔子

荔枝树的果实。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又致酒麵、海物、荔子等。僕岂以口腹之故千里劳人哉!” 清 金农 《咏频婆果》之二:“翻恨 炎州 鲜荔子,秪目风露不同生。”

紫驼

(1).赤栗色骆驼。 唐 杜甫 《丽人行》:“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2).指用驼峰作成的珍贵菜肴。 宋 苏轼 《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簇金盘罗列着紫驼新,倒银瓶满泛着鹅黄嫩。”

银瓮

银质盛酒器。古代传说常以为祥瑞之物。政治清平,则银瓮出。《初学记》卷二七引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 唐 杜甫 《洗兵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復道诸山得银瓮。” 明 刘基 《君子有所思》诗:“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

蒲萄

(1).见“ 葡萄 ”。

(2).古代骏马名。

挑心

明 中叶的一种妇女发式。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三:“妇人头髻在 隆庆 初年皆尚圆褊,顶用宝花,谓之挑心。”

舞天

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貊 ﹞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

魔宫

(1).魔鬼之宫。 宋 陆游 《掩户》诗:“ 太山 蚁蛭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2).喻恶势力盘踞的地方。 郭沫若 《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诗:“我们囚在迷茫的雾中,我们囚在惨毒的魔宫。”

花神

(1).掌管花的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云笈七籤》卷一一三:“窥见女子红裳艷丽,游於树下。有輒採花折枝者,必为所祟,俗传女子花神也。”《红楼梦》第二七回:“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

(2).花的精神。 宋 李廌 《德隅斋画品·菡萏图》:“士大夫旧云:‘ 徐熙 画花传花神, 赵昌 画花写花形。’”

盘陀

(1) 回旋曲折的样子

盘陀的山路

(2) 形容石头突兀不平。也作“盘陁”

中泠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宋· 苏轼《游金山寺》

鹤立

(1).企望貌,盼望貌。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 闕里 。”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寔怀鹤立企佇之心,敢復陈闻者,冀陛下儻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2).形容瘦长者的站立状。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诗:“鹤立瘦棱棱,髭长白似银。”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公度 长身鹤立,傲倪自喜。”

(3).突出。 清 方绚 《香莲品藻·凡品下中》:“置之鸡羣,居然鹤立。”

(4).肃立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四:“忽然军乐齐鸣,全场肃然鹤立。”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青锦

(1).青色的锦缎。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见一女人,年可三十餘,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綈丝履。”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三:“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鬱金香。”

(2).喻青苔。色如锦缎,故喻。 唐 李白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二:“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緑丝。”

(3).道家谓肝色。《黄庭内景经·肝部》:“青锦披裳佩玉铃。” 梁丘子 注:“青锦,肝之色。”

玉麈

玉柄麈尾。 东晋 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宋 姜夔 《湘月》词:“玉麈谈玄,嘆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明 李东阳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诗:“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袖中芳草岂不香,手中玉麈岂不长?”

三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飞燕篇》:“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芳辰三五,方 洛阳 而自娇;阑干十二,弔 姮娥 而微叹。”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史记·天官书论》:“为国者必贵三五。” 司马贞 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宋 欧阳修 《憎蚊》诗:“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主上神圣,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辞·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 彭咸 以为仪。” 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注:“ 战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记·天官书论》:“为天数者,必通三五。” 司马贞 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考七耀之盈虚,步三五之变化。”《云笈七籤》卷二十:“九灵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黄庭内景经·五行》:“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 梁丘子 注:“《玄妙经》云: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故曰三五……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远,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钦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义、礼、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诗·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汉 郑玄 笺:“协和伐 殷 之事,谓合位三五也。” 孔颖达 疏:“言正合会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岁、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谓之五位。星、日、辰在北,岁在南,月在东,居三处,故言三所。”《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歼,尽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国语》岁、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谓岁、日、月、辰、星也。三所,谓 逢公 所凭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经纬也。”

(11).指三田五脏。《黄庭内景经·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谓八景及二十四真神营护人身,则三田五藏真气调柔无灾病也。”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餘,豫三五贱伎之末。” 李善 注:“《抱朴子·军术》曰:大将军当明案九宫,视年在宫,常就三居五;五为死,三为生,能知三五,横行天下。”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独善鸡鸣、弹长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参见“ 九宫 ”。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传:“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天汉迴西流,三五正从横。”

(14). 晋 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师之备, 并 、 朔 、 秦 、 雍 严西讨之资, 青 、 冀 、 幽州 三五发卒。”《宋书·孝义传·孙棘》:“ 世祖大明 五年,发三五丁,弟 萨 应充行。”《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又 梁 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

(15).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 朱武 、 陈达 、 杨春 三个头领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做伴。” 清 朱彝尊 《<腾笑集>自叙》:“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赋诗。” 沉从文 《生存》:“长案旁坐下了三五个车夫。”

谓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所统郡县,便普三五;咸依旧格,以赴戎麾。” 胡之骥 汇注:“三五,犹《孙子兵法》所谓三令五申之教。”

朱扉

红漆门。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朱城璧日啟朱扉,青楼含照本暉暉。”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夜过岳庙,朱扉严闭。”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十二阑干

曲曲折折的栏杆。十二,言其曲折之多。 宋 张先 《蝶恋花》词之一:“楼上东风春不浅,十二阑干,尽日珠帘捲。” 清 陈廷焯 《蝶恋花》词:“镇日双蛾愁不展,隔断中庭,羞与郎相见。十二阑干閒倚遍,凤釵压鬢寒犹颤。”

花气

花的香气。 唐 贾至 《对酒曲》之一:“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宋 王安石 《见远亭》诗:“圃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四面屋围花气聚,一庭阴合酒樽凉。”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凉月

(1).秋月。 南朝 齐 谢朓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停琴佇凉月,灭烛听归鸿。”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緑杨有意簷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清 纳兰性德 《河渎神》词:“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

(2).七月的异名。《事物异名录·岁时·七月》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涌出

亦作“涌出”。涌冒而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山海经·东山经》“﹝ 跂踵之山 ﹞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 晋 郭璞 注:“今 河东 闻喜县 有 瀵水 ,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无限,即此类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

云涛

滚滚如波涛的云彩

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