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饭牛翁

作者:王遂 朝代:宋代

寄呈饭牛翁原文

早计关防意敢{左牛右角},莫教露尽草头枯。
芒寒甯戚讴歌怨,色自涪翁牧养图。
露地相忘无践稼,县官虽巧不催租。
时人欲识其中趣,山林巃嵷夜气苏。

诗词问答

问:寄呈饭牛翁的作者是谁?答:王遂
问:寄呈饭牛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遂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早计

过早盘算。《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三:“繇来嗤早计,此日尽狂走。” 聂绀弩 《关于知识分子》:“这些条件没有了解,就断定他靠不靠得住,未免太早计了。”

关防

(1) 防备,防范

周瑜关防严紧,因此无计脱身。——《三国演义》

(2) 关隘有军队驻守的地方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唐· 杜甫《塞芦子》

(3) 印信的一种。长方形,始于明初,又称“大印”

莫教

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草头

(1).草端。 元 萨都剌 《酹江月·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词:“遥忆 王 谢 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

(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新华文摘》1981年第4期:“他又说,这笔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 * 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矛’上加个草头,‘茅’姓甚多,不会引起注意。”

(3).草寇的头领。《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羣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餘万。”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一折:“苦相持一万阵,恶战九千场,全凭着竹节鞭,生併了些草头王。”《水浒传》第一一七回:“不是这四员将来 乌龙岭 厮杀,有分教: 清溪县 裡,削平哨聚贼兵; 帮源洞 中,活捉草头天子。”

(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么,我先打一个电话找 陆匡时 来,--谋事在人;我们化一个草头,也许可以提前两天。”

(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农谚选》:“稻、麦、草头轮流种,九成变做十成收。”

甯戚

春秋 卫 人, 齐 大夫。《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齐桓 闻以该辅。” 王逸 注:“ 宁戚 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 齐 东门外。 桓公 夜出, 宁戚 方饭牛,叩角而商歌。 桓公 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若积素行乃託政,则 宁戚 不显於 齐 矣。”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此 宁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一本作“ 寗 ”。

讴歌

1.亦作"讴歌"。 2.歌唱。 3.歌颂。 4.颂歌。

涪翁

(1). 东汉 人,精于医,姓名不传。《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於 涪水 ,因号 涪翁 。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輒应时而效,乃著《针经》、《针脉法》传於世。”

(2). 宋 黄庭坚 别号。《爱日斋丛钞》卷二引《复斋漫录》:“ 山谷 謫 涪州 别驾,因自号 涪翁 。” 宋 范成大 《万景楼》诗:“若为唤得 涪翁 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陈三立 《由崝庐寄陈芰潭》诗:“流传文字一赏之,襟期 涪翁 有同调。”

牧养

(1).养育,抚养。《管子·问》:“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 尹知章 注:“牧养,谓其人不能自存。”《明史·恭闵帝纪》:“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

(2).治理,统治。《汉书·鲍宣传》:“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鳩》之诗。”《后汉书·班勇传》:“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仍乞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

(3).放牧饲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乃赦 越王 得离其石室,去就其宫室,执牧养之事如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山羊﹞既肥且伟,初疑岛上有人牧养,而絶无人踪,捕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莫翁 当下发了一季工食,着他在山边草房中住宿,专管牧养。” 柯蓝 《游牧者之歌》:“这是 傣 家牧养的‘菜牛’,专门用来吃肉的。”

露地

佛教语。喻三界(欲界、 * 、无 * )的烦恼俱尽,处于没有覆蔽的地方。《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捨弃而走,到於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法苑珠林》卷一○一:“处中六者:一、阿兰若处;二、在塚閒;三、在树下;四、在露地;五是常坐;六是随坐。”

相忘

彼此忘却。《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苏轼 《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 白采 《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县官

(1) 县的地方长官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县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朝廷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催租

(1).国家催缴土地税。 宋 范成大 《后催租行》:“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2).指向佃户催缴地租。《察哈尔民歌·遭荒年》:“地里没打粮,东家催租忙;凶恶如虎狼,穷人泪汪汪,呀呼咳!”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其中

那里面;那中间

乐在其中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巃嵷

亦作“巄嵷”。见“ 巃嵸 ”。

夜气

(1).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元 杨载 《中秋》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柳贯 《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