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原文

破裘百结鬓垂蓬,旋过流年旋已空。
魔眷属如云尽散,性光明似日方中。
极知万事不劳问,欲住一庵谁与同?会向巢居明月夜,五弦横膝写松风。

诗词问答

问: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书法欣赏

陆游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书法作品欣赏
欲卜庵居未有胜地作诗识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百结

(1).用碎布缀成的衣服。《艺文类聚》卷六七引 晋 王隐 《晋书》:“ 董威輦 每得残碎繒,輒结以为衣,号曰百结。”

(2).形容衣多补缀。《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结, 闽 中徒八蚕。” 唐 韩翃 《送别郑明府》诗:“千金尽去无丰储,双袖破来空百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逾年,达 金陵 ,悬鶉百结,傴僂道上。”

(3).一种联迭成扣的织物。《楞严经》卷五:“ 阿难 白佛言:‘世尊,此寳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綰,得一结名,若百綰成,终名百结。’” 唐 温庭筠 《织锦词》:“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4).指心中各种郁结。 唐 聂夷中 《饮酒乐》诗:“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

(5).丁香的别名。参见“ 百结花 ”。

鬓垂

鬓脚。《古文苑·左思<白发赋>》:“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章樵 注:“垂,边也。”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美人看画诗》:“转手齐裾乱,横簪歷鬢垂。”

流年

(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眷属

(1) 家眷,亲属

(2) 夫妻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如云

(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

(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方中

(1).正中。《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 宫。” 朱熹 集传:“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管子·幼官》:“发善必审於密,执威必明於中,此居图方中。” 尹知章 注:“此立时之政, 管氏 别五其图,谓之方图,而上位居中。”

(2).犹世间。对“方外”而言。《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此亦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也。”

(3).指古代帝王的寿穴。《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调为 茂陵 尉,治方中。” 裴駰 集解:“《汉书音义》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 汤 主治之。’ 苏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讳之,故言方中。’”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周太祖葬剑甲衮冕》:“然尝记 唐 人有一书,备载 乾陵 之役:每凿地得土一车,即载致千里外,换受沙砾以回,实之方中,故方中不復本土。”

(4).始处正中。《庄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陆德明 释文:“谓日方中而景已復昃。”

极知

极其智慧。《韩非子·说难》:“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説行而有功则德忘。” 陈奇猷 集释:“谓所谋之事甚为智慧。”

通晓,深知。 唐 张守节 《史记正义·谥法解》:“极知鬼神曰灵。” 唐 萧妃 《夜梦》诗:“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明 袁宏道 《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极知实落栖真地,不是荒唐渺默乡。”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劳问

慰问。《汉书·张延寿传》:“ 永始 、 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 ,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 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与同

(1).与之相同。《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郑玄 笺:“ 卫 之诸臣行如是,不与诸伯之臣同。”《淮南子·泰族训》:“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2).犹同。谓与人一齐。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水浒传》第六七回:“却説 关胜 与同 宣赞 、 郝思文 ,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 凌州 。”

会向

犹应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

巢居

(1).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南 越 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唐 杜甫 《五盘》诗:“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

(2).犹隐居。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辟难无劳效 桓景 ,巢居随处压崔嵬。” 明 许三阶 《节侠记·闺忆》:“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户外之雀可罗,堂前之燕尽去。”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五弦

古代乐器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 舜 鼓五絃,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汉 张衡 《归田赋》:“弹五絃之妙指,咏 周 孔 之图书。” 唐 韦应物 《五弦行》:“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五絃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 裴神符 初以手弹。” 清 吴伟业 《南风》诗:“ 九疑 望断 黄陵庙 ,曾共 湘灵 拂五絃。”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