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和韵二首

作者:袁正规 朝代:宋代

白云亭和韵二首原文

碧桃溪会创幽亭,岂是从前浪得名。
静对好山閒日月,却疑尘贡有蓬瀛。
檐间自在烟云合,砌下长流风雨声。
林坞下遮沧海阔,暂来还得眼双明。

诗词问答

问:白云亭和韵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袁正规
问:白云亭和韵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正规的名句有哪些?答:袁正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桃溪

指桃源。 宋 周邦彦 《长相思》词:“桃溪换世,鸞驭凌空,有愿须成。”参见“ 桃源 ”。

从前

(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得名

(1) 获得称号或名号

赵云因常打胜仗而得名“常胜将军”

(2) 出名;著名

以擅长油画而得名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蓬瀛

蓬莱 和 瀛洲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駟而轡蛟龙,或弃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访 蓬 瀛 。” 明 唐顺之 《送王侍读赴南都》诗:“此去 周南 异留滞,看君到处即 蓬 瀛 。”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流风

(1).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多指好的风气。《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宋 叶适 《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愿成,扶众俊以济艰;及流风之欲泯,忌独洁之胜顽。” 郑振铎 《文学杂论·谴责小说》:“这个时候,小说真成了谴责的工具,小说家真成为人家隐事的侦探者与揭发者了。其流风至今而未衰。”

(2).随风流行。《楚辞·九章·悲回风》:“凌 * 而流风兮,託 彭咸 之所居。” 洪兴祖 补注:“言乘风波而流行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弹琴擫籥,流风徘徊。”

(3).疾风;长风。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流风入座飘歌扇,瀑水当阶溅舞衣。” 郭沫若 《登阅江楼怀叶挺及独立团诸同志》诗:“ 閲江楼 上流风远,心绕 延河 烈士园。”

林坞

林中低洼的地方。 清 黄景仁 《游白沙庵僧舍》诗:“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暂来

(1).暂时逗留。道家谓生。《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参见“ 暂往 ”。

(2).犹一行。 唐 白居易 《答张籍因以代书》诗:“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得眼

原谓盲人复明。 晋 法显 《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説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著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宋 黄庭坚 《渔家傲·江宁江口阻风戏效宝宁勇禅师》词之二:“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