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

作者:晁公溯 朝代:宋代

原文

俗士胸中数斛尘,此君偃蹇不相亲。
当年曾识子猷面,大令今来是故人。

诗词问答

问:《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公溯的名句有哪些?答:晁公溯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晁公溯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书法作品欣赏
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俗士

(1).庸俗不高尚的人。《后汉书·文苑传·刘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羣论》。时之览者,以为‘ 仲尼 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南史·循吏传·何远》:“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2).见识浅陋的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砚》:“或疑是 浑州 吕老 所作,而研首无‘吕’字,其製巧妙,非俗士所能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对楚王问》,自辩所以不见誉于士民众庶之故,先征歌曲,次引鲸凤,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中数

(1).中气一周之数,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 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 孙诒让 正义:“《玉海·天文》引《三礼义宗》云:‘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二会,以为一年’……《月令》 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

(2).居中、折中之数。《汉书·律历志上》:“天之中数五。”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一、三在上,七、九在下。”《宋史·食货志下》:“祖宗旧制并 政和 新令,场务立额之法:併以五年增亏数较之。併增者,取中数;併亏者,取最高数。”

此君

《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徽之 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唐 白居易 《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 扬州 鹤?” 宋 姜夔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词:“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偃蹇

(1) 高耸

(2) 骄横;傲慢

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困顿;窘迫

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

(4)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相亲

(1) 互相亲爱;相亲近

(2) 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子猷

晋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 * 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 会稽 时,雪夜泛舟 剡溪 ,访 戴逵 ,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唐 李白 《寻阳送弟》诗:“ 寻阳 非 剡水 ,忽见 子猷 船。”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子猷 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明 高启 《水龙吟·画红竹》词:“再相逢 子猷 还惜,此君未老,岁寒犹有少年颜色。”

大令

(1).国家的重要法令。《国语·晋语八》:“国有大令,何故犯之?”

(2).指皇帝的诏令。《汉书·翼奉传》:“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復,阴气盛矣。” 颜师古 注:“太令谓虚仓廪、开府库之属也。”

(3).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 钱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辅,三黜屡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前任的本县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絶不假手书吏家丁。”

(4).指 晋 王献之 。《晋书·王珉传》:“﹝ 王珉 ﹞代 王献之 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 献之 为‘大令’, 珉 为‘小令’。”

(5).犹言令箭。《冷眼观》第二一回:“ 吴元愷 镇军亲身去逮捕的,连大令都没来得及上院请。”

今来

(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

(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诗文赏析


【原题】:
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诗因题二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