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汉玉谷璧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汉玉谷璧原文

春秋许男才仅见,吴楚莒邾不一足。

子国倍于许十百,男执璧蒲子璧谷。

故应谷璧富蒲璧,春官典瑞宁虚录。

尚方旧贮未见蒲,谷则数至难更仆。

器也世爵藉可徵,况是贞符兆多粟。

吾志在斯不在斯,讵曰孚尹珍良玉。

诗词问答

问:题汉玉谷璧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汉玉谷璧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2. 上声

参考注释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仅见

极少见

这是仅见的例证

吴楚

(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不一

(1)

不一致,不相同

意见不一

(2)

有差异,质量不同

质量不一

(3)

旧时书信末尾用语,表示不一一详说

谷璧

六瑞之一。古代子爵诸侯所执之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 郑玄 注:“穀,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盖或以穀为饰,或以薄为瑑饰,璧皆径五寸。”

蒲璧

古代一种上面刻有香蒲状花纹的璧。是表示爵位的一种信物。《周礼·春官·大宗伯》:“子执穀璧,男执蒲璧。” 郑玄 注:“穀,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葢或以穀为饰,或以蒲为瑑饰,璧皆径五寸。” 唐 韦应物 《送令狐岫宰恩阳》诗:“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穀璧》:“蒲璧界画细文,形似蒲华。”

春官

(1).古官名。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 汉 服虔 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春官序》:“﹝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

尚方

(1).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 秦 置,属少府。 汉 末分中、左、右三尚方。 唐 称“尚署”。 元 惟置中尚监。 明 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 司马贞 索隐:“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於赫 有魏 ,作 汉 藩辅……百寮师师,楷兹度矩”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名其符采,必得处所。”

(2).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宋书·恩倖传·戴法兴》:“上大怒,赐 敬 死,繫 明宝 尚方。”《梁书·良吏传·孙谦》:“ 永明 初,为冠军长史、 江夏 太守,坐被代輒去郡,繫尚方。”《隋书·高励传》:“高方役徒,积骸千数;疆埸防守,长戍三年。”

(3).泛称为宫廷制办和掌管饮食器物的官署、部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饴饧》:“飴餳人巧千方,以供甘旨,不可枚述。惟尚方用者名‘一窝丝’,或流传后代,不可知也。” 清 吴伟业 《织妇词》:“少时织綺贡尚方,官家曾给千金直。”

(4).谓掌管方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廝 征伯侨 而役 羡门 兮,属 岐伯 使尚方。”《汉书·郊祀志上》“ 欒大 , 胶东 宫人……已而为 胶东王 尚方。” 颜师古 注:“主方药。”

(5).见“ 尚方剑 ”。

(6).复姓。 汉 有 长陵 大姓 尚方禁 。参阅《通志·氏族四》。

更仆

(1).更番相代。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更僕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仇朝鳌 注:“以番次更代使之也。” 宋 苏浻 《春日怀詹梁》诗:“岁寒相见愿始终,且莫嗔怪屡更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至日,除舍扫途,更僕眺望。”

(2).形容多,数不胜数。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已闻清论至更僕,更读新诗欲焚砚。”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传家功可述,更僕事堪追。”

(3).谓计算。 明 宋濂 《復古堂记》:“古今人物,其优劣不伦,虽更僕未能尽也,欲师古者,宜取则於上。”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文中别体字甚多,难以更僕。” 高燮 《题变雅楼三十年诗徵》诗:“欲攻未攻又瑟缩,迷茫万象难更僕。”参见“ 更僕难数 ”。

世爵

世袭的爵位。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将以奉宗庙之祭祀,守先人之世爵,岂为一人絶续起见哉?”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资政院照规定设议员约三百人,其中一百二十五人由皇帝委派(其中王公世爵十人,宗室五人,中央各部院官员一百人,业主资产在一百万元以上者十人),另由各省谘议局议员互选本省议员定额十分之一,约一百六七十人。”

符兆

征兆。《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坚 ( 杨坚 )夜召太史中大夫 庾季才 ,问曰:‘吾以庸虚,受兹顾命。天时人事,卿以为何如?’ 季才 曰:‘天道精微,难可意察。窃以事卜之,符兆已定。’”

在斯

在这里。《论语·卫灵公》:“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履道者固,杖埶者危。微臣司戚,敢告在斯。”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孚尹

(1).玉的色彩。《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孚尹旁达,信也。”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2).比喻诗文的文采。 清 钱谦益 《陆敕先诗稿序》:“以性情为精神,以学问为孚尹。有志于缘情綺丽之诗,而非以儷花鬭叶颠倒相上者也。”

良玉

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