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狂接舆歌

作者:先秦无名 朝代:先秦

楚狂接舆歌原文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也不可待。
往事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
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
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
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
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
无伤吾足。

诗词问答

问:楚狂接舆歌的作者是谁?答:先秦无名
问:楚狂接舆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先秦
问:楚狂接舆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先秦无名的名句有哪些?答:先秦无名名句大全

先秦无名楚狂接舆歌书法欣赏

先秦无名楚狂接舆歌书法作品欣赏
楚狂接舆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可待

就会;就要。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写一封假书,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杂剧:“今日里,可待离龙城,还凤穴。”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道

暴虐,没有德政

伐无道。——《史记·陈涉世家》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方今

现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庖丁解牛》

免刑

(1).脱去刑具。 秦 汉 时用罪犯服役,则解除其刑具,谓之弛刑徒。《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国》:“ 汉 遣侍郎 郑吉 、校尉 司马熹 将免刑罪人田 渠犁 ,积穀,欲以攻 车师 。”

(2).免除刑罚。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敷高才於 兔园 ,虽正言而免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杜篤 献誄以免刑, 班彪 参奏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

已乎

算了。《左传·昭公十二年》:“﹝ 南蒯 ﹞将适 费 ,饮乡人酒。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杨伯峻 注:“已乎、已矣乎、已矣哉,皆絶望之词。”

临人

谓选拔人才。《后汉书·崔寔传》:“盖 孔子 对 叶公 以来远, 哀公 以临人, 景公 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 李贤 注:“《韩子》曰, 叶公 问政於 仲尼 。 仲尼 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鲁哀公 问政於 仲尼 。 仲尼 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 问政於 仲尼 , 仲尼 曰:‘政在节财。’此云‘临人’、‘节礼’,文不同也。” 明 归有光 《送童子鸣序》:“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

画地而趋

谓画定某地某处,让人限于此范围内进退。比喻苦于被礼法拘束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庄子·人间世》

迷阳

无所用心;诈狂。《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郭象 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於外,则吾行全矣。” 成玄英 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 王先谦 集解:“谓棘刺也,生於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 楚 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金 党怀英 《寄贾因叔》诗:“鶉居鷇食两迷阳,四十犹贪桂子香。” 清 钱谦益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累紲吾穷矣,迷阳遂已而。” 清 黄遵宪 《放歌》:“迷阳迷阳伤吾足,岂能絶漠渡磧远勒《燕然铭》。” 鲁迅 《集外集拾遗·秋夜有感》:“ 望帝 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无伤

(1).没有什么关系;不妨。《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唐 杜甫 《壮游》诗:“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水浒传》第七回:“衙内怕 林冲 是箇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 清 吴敏树 《淮阴侯论》:“ 汉 诚胜 楚 , 信 则为 汉 臣,无伤者。”

(2).不损害;不伤害。《韩非子·说难》:“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 晋 支遁 《还东山上哀帝书》:“篤慈孝之爱,蠕动无伤;衔抚惜之哀,永悼不仁。”

(3).即罔象。神话传说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 无伤 。”一说,水神名。参阅《庄子·达生》“水有 无伤 ” 唐 陆德明 释文。

却曲

亦作“却曲”。屈曲;曲折。《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周咏 《秋怀》诗:“行行却曲还悽惻,端恐迷阳夹道遮。” 陈樗 《岁晚倦游言归故园别春航》诗之一:“却曲迷阳路,纵横乱石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