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原文

琵琶绝艺。
年纪都来十一二。
拨弄么弦。
未解将心指下传。
主人瞋小。
欲向东风先醉倒。
已属君家。
且更从容等待他。

诗词问答

问: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书法欣赏

苏轼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书法作品欣赏
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绝艺

绝技,极高超的技艺

年纪

1.纪年年数。 2.年号。 3.年龄。 4.年代;时代。

都来

(1).统统,完全。《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只为长时,驱驰辛苦,形貌精神,都来失绪。” 唐 罗隐 《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宋 柳永 《慢卷绸》词:“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2).总共;共有。《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经説比丘之众,其数都来多少?经:‘千二百五十人俱。’”

(3).算来。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残灯明灭枕头欹,諳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 徐朔方 等注:“都来,算来。”

(4).总是,老是。《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日日都来总不织,夜夜调机告吉祥。” 蒋礼鸿 通释:“都来和总连用,意思一样,就是日日总不织。加上‘都来’仅仅凑足七个字而已。” 唐 秦韬玉 《问古》诗:“都来总向人间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拨弄

(1) 用手脚或棍棒等来回地拨动

拨弄算盘子儿

(2) 摆布

由人拨弄

(3) 挑拨,有目的地挑起;故意造成

拨弄是非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等待

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或事出现

等待一个有利的机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