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使君挽歌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翟使君挽歌原文

国史书勋伐,州民颂乐康。
岂唯存柏椁,亦合葬桐乡。
黄壤千年恨,青山六里长。
空余铃阁畔,寂寞菊花香。

诗词问答

问:翟使君挽歌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翟使君挽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国史

(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 ,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2).国之史官。《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宋 朱淑真 《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勋伐

亦作“勛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太史公 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因以“勋伐”通称功绩。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显乎勛伐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第宅》:“中书令 郭子仪 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古者铭庙之辞,多纪勋伐。”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五章:“而 百麟 ( 张百麟 )更树勛伐於外,以收民望。”

乐康

安乐。《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汉 傅毅 《舞赋》:“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 五代 齐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病起见王化》诗:“四野歌丰稔,千门唱乐康。” 明 陈子龙 《赠吴次尾》诗:“鉤陈煌煌正四方,我与汝曹俱乐康。”

岂唯

亦作“ 岂惟 ”。亦作“ 岂维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庄子·逍遥游》:“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新唐书·突厥传上》:“诚能復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择险要,缮城垒,屯田蓄力, 河 陇 可復,岂唯自守而已。” 宋 苏轼 《和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躡飞鸞。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闕寒。”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

柏椁

亦作“栢槨”。见“ 柏椁 ”。

亦作“栢槨”。1.柏木作的外棺。《礼记·檀弓上》:“柏椁以端,长六尺。” 孔颖达 疏:“柏椁者谓之椁用柏也。”《左传·定公元年》:“﹝ 魏子 ﹞还,卒於 宁 。 范献子 去其柏椁,以其未復命而田也。” 杜预 注:“ 范献子 代 魏子 为政,去其柏椁,示贬之。”《后汉书·礼仪志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璽、玉柙银缕……使者治丧,穿作,柏椁,百官会送,如故事。”

(2).泛指棺椁。 宋 王禹偁 《翟使君挽歌》之二:“岂唯存栢槨,亦合葬桐乡。”

合葬

死后同葬在一个墓穴里

两家求合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合葬华山傍。

桐乡

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桐城县 北。 春秋 时为 桐国 , 汉 改 桐乡 。《汉书·循吏传·朱邑》:“﹝ 朱邑 ﹞少时为 舒桐乡 嗇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 邑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 桐乡 吏,其民爱我,必葬我 桐乡 。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 桐乡 民。’及死,其子葬之 桐乡 西郭外,民果共为 邑 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 宋 梅尧臣 《卫尉邵少卿挽词》诗之一:“ 桐乡 归葬日,棠树去思人。”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二:“ 桐乡 遗惠在,尚説长官清。”

黄壤

(1).即黄土。《书·禹贡》:“ 雍州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参见“ 黄土 ”。

(2).分布在热带、 * 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3).犹黄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以济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匪亡 吴 ,孤所招也。瞑目黄壤,当復何颜见四帝乎!”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清 洪楝园 《悬岙猿·岛别》:“休思量,滩头戏嬉枝头望,故山风月任徜徉,只怕你主人不日归黄壤。”参见“ 黄泉 ”。

(4).地中;地底下。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悮》:“左道曰,家童暨役客辈,悉命具畚鍤之类,俟择日发土,须臾可以目验矣。无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復能追。”

千年恨

见“ 千载恨 ”。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里长

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

空余

(1) 空着的;未被占用的

空余房屋

空余病床

(2) 空闲;闲工夫

没有空余跟你开玩笑

铃阁

亦作“ 铃閤 ”。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言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不可久也。”《晋书·羊祜传》:“﹝ 羊祜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唐 韩翃 《寄裴郓州》诗:“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劳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总督任,终日闭铃阁,以示无事。”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的品种可入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