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雪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千尺雪原文

灵源不冻水之真,闸流不冻水之幻。

落来六出雪之常,拟以六出雪之变。

真常幻变皆假名,即景南宗好公案。

皑皑潏潏独无心,如是偶凭如是观。

诗词问答

问:千尺雪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千尺雪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九

参考注释

灵源

(1).对水源的美称。 宋 王十朋 《题双瀑》诗:“瀑水 簫峯 下,灵源不可寻。” 清 魏源 《古诗答陆彦若》之二:“ 崑崙 閟灵源,滥觴储五湖。”

(2).喻帝绪,帝业。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旧唐书·礼仪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构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业……又 世祖 元皇帝 潜鳞韞庆,屈道事 周 ,导濬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指心灵。 晋 陆云 《夏府君诔》:“沦心众妙,洞志灵源。” 宋 苏辙 《遗老斋绝句》之二:“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闻见长歷然,灵源不受触。” 元 张宇 《闲述》诗之一:“此性生而与道俱,灵源常患少人疏。”

落来

(1).得到某种结果。

(2).捞取(钱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托他掌管家事,他内外揽权,百般欺侵,巴不得姊夫有事就好科派用度,落来肥家。”

六出

雪花的别称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宋书·符瑞志下》

真常

释道用语。真实常住之意。《楞严经》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唐 吕岩 《敲爻歌》:“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释道之书,以真常为性,以清浄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幻变

变化。 明 袁宏道 《天开岩》诗:“不到 天开巖 ,不见此山奇僻趣,辟如读书不读《石鼓》与《丘》《坟》,不知古人幻变突兀处。”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如屯云出峡,惊风涌湍,波澜幻变,层彩叠出。”

假名

(1) 日语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叫“片假名”,草书叫“平假名”

(2) 伪装的名字

一个用假名的间谍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南宗

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 南北宗 ”。

公案

(1) 指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

令人排好公案,预备人犯来时在神前审讯。——沈从文《新与旧》

(2) 官府处理的案牍。后来指疑难案件,泛指有纠纷或离奇的事情

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宋· 苏轼《辨黄庆基弹劾剳印子》

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皑皑

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白雪皑皑

潏潏

水涌出貌。 唐 罗隐 《野狐泉》诗:“潏潏寒光溅路尘,相传妖物此潜身。” 清 金农 《吉祥寺泉上十韵》:“潏潏灵液华,涓涓连珠演。”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