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逍遥咏原文

烘烘火色水中论,至宝须教鼎内存。
点化自然常在手,区分道理有玄门。
莫将容易夸言说,尽入虚无是我尊。
天动地神邪可畏,丹能飞走似云奔。

诗词问答

问:逍遥咏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逍遥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烘火

烤火,向火取暖。 郭希仁 《从戎纪略》:“过一庙一店舍,即检柴烘火。” 洪深 《申屠氏》第七本:“丐女烧了个火盆,让老丈烘火。”

至宝

特别稀有的珍宝

竟把普通景泰蓝当成了至宝

内存

电子计算机内存储器的简称。也指内存储器的存储量。

点化

道教传说中说神仙能使用法术使物变化。后借指僧道用言语启发人,使其悟道泛指启发开导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常在

(1).长久存在。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禄常在。”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 宋 刘子翚 《次韵陈成季郡会》:“惜花意欲春常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2).道家脾神名。《云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

(3).仙人名。《列仙全传》卷九:“ 李常在 , 蜀 人,少治道术,人累世见之。”

(4). 清 代宫女的名号。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列宫》:“常在、答应,案《会典》有此二称,位在贵人之下。盖未有爵秩,仅供使令,犹 前汉 之家人子, 后汉 之宫人、采女是也。”

区分

(1) 划分;区别;辨别;分辨

不到四岁的小孩很难区分昨天和一星期以前这种时间的差别

(2) 处理;处置

本院依法区分

道理

(1) 事物的规律

跟他讲解物理学的道理

(2) 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

摆事实,讲道理

(3) 办法

我们可以商量个道理救得此人么?——《儒林外史》

(4) 打算

候朝廷诸事安顿后,再做道理。——《三侠五义》

(5) 处置;处理

咱们可先将他带回去,再作道理。——《施公案》

玄门

(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以“玄门”指道教。《魏书·礼志一》:“ 世宗 优游在上,致意玄门,儒业文风,顾有未洽。”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躭释道》:“ 李德裕 相公性好玄门,往往冠褐,修 彭祖 房中之术,求 茅君 点化之功。”

(2).指佛教。 晋 慧远 《三报论》:“推此以观,则知有方外之宾,服膺妙法,洗心玄门。” 唐 刘孝孙 《游灵山寺》诗:“永怀筌了义,寂念啟玄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脩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

(3).指高深的境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桓 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 刘 曰:‘此未关至极,自是 金华殿 之语。’”

(4).天门。《汉书·陈汤传》:“ 东莱郡 黑龙冬出,人以问 汤 。 汤 曰:‘是所谓玄门开,微行数出,出入不时,故龙以非时出也。’”

(5).墓门。 隋 《刘明暨妻梁氏墓志》:“玄门将掩,勒记於斯。”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言说

(1).谈论;说话。《北史·裴叔业传》:“听其言説,不觉忘疲。” 唐 柳宗元 《送徐从事北游序》:“读《诗》、《礼》、《春秋》,莫能言説,其容貌充充然,而声名不闻传於世,岂天下广大多儒而使然歟?” 郭沫若 《文艺论集·艺术家与革命家》:“言说便是行为的一种。”

(2).指宣讲佛教的故事和理论。《华严经·入法界品》:“彼诸 如来 所有言説, 善财童子 悉能听受。”《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道在心悟,岂在言説,言説只是化童蒙耳。”《坛经·机缘品》:“吾今彊言説,令汝捨邪见。”

(3).言辞;言论。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澹然离言説,悟悦心自足。” 金 王喆 《惜芳时》词:“闲中认得玄机设,无言説、自然欢悦。” 清 王夫之 《为家兄作传略已示从子敞》诗:“正可忘言説,将心告烈皇。”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

虚无

(1) 荒诞无稽

(2) 天空

高标连汗漫,向望接虚无。——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

天动

谓天体的运行。 汉 扬雄 《羽猎赋》:“汹汹旭旭,天动地岋。”《公羊传·文公九年》“九月癸酉,地震” 汉 何休 注:“天动地静,常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天动星迴,而辰极犹居其所。”《宋史·叶清臣传》:“天动地静,主尊臣卑。”

地神

大地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 孔颖达 疏引 隋 刘炫 曰:“天子祭地,祭大地之神也;诸侯不得祭地,使之祭社也;家又不得祭社,使祭中霤也。霤亦地神,所祭小,故变其名。”《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 唐 贾公彦 疏:“山川,地神。土色黄,故用黄驹也。” 宋 邱光庭 《兼明书·五行神》:“其祀当广祀地神,即如《月令》所祀皇地祇者也。”

可畏

(1).令人畏惧。《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孔颖达 疏:“言君可畏者岂非民乎?”《左传·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晋 杜预 注:“夏日可畏。”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孙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仙乐隐隐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后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巩 《王无咎字序》:“ 补之 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卓然可畏也。”

飞走

(1).飞禽走兽。《后汉书·法雄传》:“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 晋 左思 《吴都赋》:“笼乌兔於日月,穷飞走之栖宿。”《宋书·明帝纪》:“事秽 东陵 ,行污飞走。”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寰区恣刀俎,飞走穷网罗。”

(2).特指鹰犬。 宋 梅尧臣 《和腊前》:“欲验方书治百药,预调飞走猎平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