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文彭刻幽兰寻句章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文彭刻幽兰寻句章原文

刻章用倒薤,寻句在幽兰。

称物芳之志,殊觿佩以欢。

古香蔚七字,逸韵托三观。

虽曰刀为笔,原非汉氏官。

诗词问答

问:咏文彭刻幽兰寻句章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文彭刻幽兰寻句章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文彭刻幽兰寻句章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七

2. 见文彭自识语

参考注释

倒薤

一种篆书书体名。《南史·周颙传》:“ 文惠太子 使 顒 书 玄圃 茅斋壁。国子祭酒 何胤 以倒薤书求就 顒 换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有倒薤者,世传 务光 辞 汤 之禪,居清泠之陂,植薤而食,清风时至,见叶交偃,像为此书以写道经。”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错刀悬针器什样,转蓬倒薤草木姿。”

幽兰

(1).兰花。《楚辞·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前蜀 韦庄 《上春词》:“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飞迴。” 陈毅 《冬夜杂咏·幽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2).古琴曲名。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援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曹风》以 * 比色, 楚 謡以《幽兰》儷曲。” 唐 白居易 《听幽兰》诗:“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慇懃更弄看。”

称物

衡量物之多少、轻重。亦指按数量称取物品。《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时 孙权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 冲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参见“ 称物平施 ”。

与事物相符。 晋 陆机 《文赋》序:“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古香

指图书、藏画、法帖等发出的气味。 宋 陆游 《小室》诗:“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自注:“‘古香’见 米元章 《书画史》。”按, 宋 米芾 《书史》载《寄薛绍彭刘泾》诗句为:“图书满室翰墨香, 刘 薛 何时眼中见?” 清 金农 《怀人絶句》之二七:“收藏三百十种帖,一一旧搨浮古香。”

七字

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逸韵

(1).高逸的风韵。《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 《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

(2).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唐 李百药 《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

(3).高超的诗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明 高启 《三贤堂》诗:“逸韵迈羣流,岂将文墨牵。” 清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羡尔居然耸诗骨,洞天逸韵不嫌多。”

三观

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五上:“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説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立三观,破三惑,成三德,捐思絶议,自证菩提。”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车中三观夕惕若,七藏灵文电熠若。”

汉氏

指 汉 代。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往时 司马相如 作《封禪》一篇,以彰 汉 氏之休。” 汉 张衡 《西京赋》:“ 汉 氏初都,在 渭 之涘。” 晋 潘岳 《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南史·恩倖传序》:“自 汉 氏以来,年且千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