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洗桐原文

入夏桐影圆,童童覆阶戺。

清吹与疏滴,时送纱窗里。

何来白乳流,偏不于柳杞。

污腻绿玉皮,渐渍青丝理。

呼童汲井华,澡雪一为洗。

特生意洒然,不洁去西子。

黄蜂辞条端,白鹤来枝底。

乃知声应间,理固有所以。

既无待凤怀,亦岂因琴毁。

古人有同心,朅忆倪高士。

诗词问答

问:洗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洗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

参考注释

童童

(1).茂盛貌;重迭貌。《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有桑树高五尺餘,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 唐 陈陶 《涂山怀古》诗:“当时执圭处,佳气仍童童。” 宋 陆游 《云童童行》:“云童童,挟雨来。” 清 袁枚 《题江天云树图》诗:“ 越王 城下树,童童千扶桑。”

(2).光秃貌。 汉 苏武 《答李陵》诗:“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宋 梅尧臣 《杨公蕴之革亭宰》诗:“今生拗都尽,秃株立童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髀肉如脂,尻骨童童。” 何垠 注:“童童,秃也。”

阶戺

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借指堂前。《书·顾命》:“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 孔 传:“堂廉曰戺,士所立处。”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有井朱夏时,轆轆冻阶戺。” 仇兆鳌 注:“上六见堂宇宽深,下六见堂前幽胜。” 清 郑燮 《七歌》之六:“萧萧夜雨盈阶戺,空床破帐寒秋水。”

清吹

犹清风。《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徐勉 《鹊赋》:“逢翳薈而翔集,乘清吹而西东。”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九》:“水滨以旷而气舒,鱼鸟风云,清吹远目,自与知者之气相应。”

清越的管乐,如笙笛之类。 晋 陶潜 《述酒》诗:“王子爱清吹,日中翔 河 汾 。”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不见 栢梁 铜雀 上,寧闻古时清吹音。”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送远曲》:“一为清吹激,潺湲伤别巾。”

纱窗

蒙纱的窗户。 唐 刘方平 《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宋 柳永 《梁州令》词:“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 元 张可久 《一半儿·梅边》曲:“枝横翠竹暮寒生,花淡纱窗残月明。”《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 ﹞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四章:“她呆呆地望着纱窗外面的蓝天,许久功夫动也不动了。”

白乳

名茶的一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薰陆,即乳香也……如腊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岂可各是一物?” 宋 叶清臣 《述煮茶泉品》:“ 吴 楚 山谷间,气清地灵,若俊颖挺,多孕茶荈,为人採拾,大率古於 武夷 者为白乳。”《宋史·食货志下五》:“﹝茶﹞有龙、鳯、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 清 杜岕 《寄莘臾采茶》诗:“龙团莫製仙人掌,白乳留他二寸长。”

柳杞

泛指柳树。杞,柳的一种,也叫红皮柳。《文选·张衡<西京赋>》:“周以金堤,树以柳杞。” 薛综 注:“金堤,谓以石为边隒,而多种杞柳之木。” 李善 注:“杞,即楩木也。” 唐 储光羲 《贻余处士》诗:“秋苑故池田,宫门新柳杞。”参见“ 杞柳 ”。

污腻

犹污垢,肮脏。 艾芜 《左手行礼的兵士》:“给痛苦咬成苍白的污腻面孔上,一个乡下人那么朴实而愚拙的影子,却还遗留着在。”

渐渍

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史记·礼书》:“而况中庸以下,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 三国 吴 韦曜 《博奕论》:“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未尝不以前古圣人之至德要道,可行於当今之世者,使 巩 薰蒸渐渍,忽不自知其益,而及於中庸之门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奈 魏 日以微言相渐渍, 福 惑焉,直以己意告母。” 李大钊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这种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

青丝

(1) 黑发

一缕青丝

(2) 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3) 青色的丝绳

井华

见“ 井花水 ”。

澡雪

(1).洗涤使之清洁;洗涤。《文选·马融<长笛赋>》:“溉盥污濊,澡雪垢滓矣。” 李善 注:“澡,洗手也。”《魏书·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 宋 陆游 《雨后极凉》诗:“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

(2).引申为高洁。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神思之澡雪,既至异於常人,则旷观天然,自感神閟,凡万匯之当其前,皆若有情而至可念也。”

(3).改正;洗雪。 宋 李纲 《宫词谢表》:“臣敢不澡雪前非,激昂晚节。”《明史·宁王朱权传》:“ 宸潣 子 拱梃 上书为父澡雪,亦还爵。”

特生

孤独生长,独立生长。《书·禹贡》“ 嶧 阳孤桐” 孔 传:“孤,特也。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物尚特生,人固介立。” 吕延济 注:“特,独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特生礜石》﹝释名﹞引 苏恭 曰:“所谓特生者,不附著他石为特尔。”

洒然

(1).潇洒;洒脱。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 杜叔温 ﹞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明 杨慎 《词品·严次山》:“ 严仁 字 次山 ……又长於庆寿赠行,洒然脱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2).犹欣然。《新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 穆宗 召为諫议大夫,羣情洒然称允。”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八月之望,与 仲廷 饮於 靖海门 之南楼,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际,意为之洒然。”

(3).风吹雨洒的样子。 唐 戴叔伦 《喜雨》诗:“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凉爽快。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庨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诗:“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臺。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5).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则何如 胎簪子 洒然阳气见於面,病若脱而瘳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来试挂,果然女病洒然。”《西游记》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气想是已行散了。洒然无事,又吃水何为?”

(6).惊异貌;忽然。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天子洒然惊觉,可是南柯一梦。”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洒脱貌。《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 后主 闻其才,詔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

(2).畅快貌。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为枯骸。” 宋 杨万里 《晨炊白昇山》诗:“千峯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峯一洒然。”

(3).了然而悟。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房 遂洒然,方记其为僧时,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渊明 诗云:‘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閒。’説得更好。盖其自 彭泽 赋归之后,洒然悟心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能言者声和而音雅,词切而义明,理约而不乱,端多而不复,听之使人洒然不倦。”

惊异貌。《庄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1).寒冷貌。《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2).肃敬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日观 范雎 之见者,羣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洒,先典反。”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伏读洒然,知其不肖之驱,未死之閒,犹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场,追 申徒 而谢 子产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齐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窗楞西向,户榻洒然,室不大而洁。”

不洁

(1).不干净,不清洁。 唐 皮日休 《九讽·遇谤》:“有肪兮,点而谓之不洁;有泉兮,壅而谓之不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夫人雅敬先生,恐诸婢不洁,故以妾来。”

(2).指污秽之物。《墨子·备穴》:“审知穴之所在,穴而迎之,穴且遇……灌以不洁十餘石。”《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朱熹 集注:“不洁,污秽之物也。”《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司马贾 直言 入责 从諫 曰:‘尔父提十二州地归朝廷,其功非细,祇以 张汶 之故,自谓不洁淋头,竟自羞死。尔孺子,何敢如此!父死不哭,何以为人!’” 胡三省 注:“今人为屎为不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世成》:“ 金世成 ……忽出家作头陀。类颠,啗不洁以为美。犬羊遗秽於前,輒伏噉之。”

(3).喻 * 。《管子·心术上》:“扫除不洁,神乃留处。” 尹知章 注:“不洁,亦喻 * 。”

(4).喻 *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孙大成 妻 裔氏 ,居 珏桥 ,幼以孝称,初归 大成 ,见其母与妹不洁。”

西子

西施 。《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 王錂 《春芜记·构衅》:“东邻 季小姐 , 姮娥 月貌, 西子 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参见“ 西施 ”。

黄蜂

许多有翅的膜翅目昆虫的一种,通常有一个细长、光滑的身体,靠一个细柄与腹部相连,有发育完整的翅,嚼吸式口器,雌蜂和工蜂有一根多少有点可怕的螫针,属于很多不同的科,包括社会性和单个习性的,大部分是肉食性的,经常用螫针杀死或麻醉毛虫、昆虫或蜘蛛,为巢窝内的幼虫供应喂养食物

辞条

(1).犹文律。谓作文章的法则。 晋 陆机 《文赋》:“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2).犹辞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 未过有所通,为 谢 标榜诸义,作数百语,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

(3).离开树枝。《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飊之力;太阳躋景,无俟萤爝之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故园为甚便轻抛,花落辞条,一任风飘。”

白鹤

一种鹤,俗称仙鹤

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有同

如同。 唐 无名氏 《开河记》:“陛下欲听狂夫之言,学亡 秦 之事,但恐社稷崩离,有同 秦 世。”

高士

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

吾闻鲁连先生, 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