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原文

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偶助笑歌嘲阿软,
可知传诵到通州。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诗词问答

问:《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因酬长句》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白居易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因酬长句书法作品欣赏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因酬长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梦游

睡眠中无意识地走动

句结

暗中串通结合。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台湾之狱》:“以重资来 臺 窥探,欲行句结,寻即被获。”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可知

见“ 可知道 ”。

传诵

传扬称颂

传诵一时

通州

(1)

(2) 古州名。西魏时改万州为通州,唐因之,宋时改名达州,在现在的四川达县及邻近地区

(3) 地处今江苏省南通县的旧州名,俗称南通州

(4) 地处今北京通县的旧州名,俗称北通州

(5) 地处今通县的旧市名

红袖

(1).女子的红色衣袖。 南朝 齐 王俭 《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唐 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风》诗:“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 清 孙枝蔚 《记梦》诗:“头上黄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 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青衫司马

唐 白居易 贬官 江州 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 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郑厚卿席上谢余伯山》词:“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 江州 。” 清 陈维崧 《百字令·客有善丝竹者以笺索词漫为赋此》词:“今日白髮何堪,青衫司马,仍会 秋娘 宅。”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处所

居住的地方;地点

江馆

江边客舍。 唐 王昌龄 《送谭八之桂林》诗:“客心仍在 楚 ,江馆復临 湘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 宥 奇骇,因寘于怀。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清 黄景仁 《题马氏斋头<秋鹰图>》诗:“秋高江馆寒生稜,眼芒忽触瑶光星。”

墙头

亦作“墻头”。1.围墙的上端。 唐 于鹄 《题美人》诗:“ 秦 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宋 欧阳修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诗:“曾向斋宫咏麦秋,緑阴佳树覆墙头。”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二百名弟兄架着长梯,呐喊着攻上墙头。”

(2).墙上。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三章:“他心潮未平,站起身来,取下墙头挂着的那把乌龙青霜剑,迈步向庭院中走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