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尹叔·其一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寄尹叔·其一原文

来往三吴几度春,星星华发镜中新。

厌餐柯岭冷毛羜,急趁松江雉尾莼。

东海且垂任子钓,西风尚畏庾公尘。

二千石禄惭非称,未作隳官谢病人。

诗词问答

问:寄尹叔·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寄尹叔·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尹叔·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三吴

(1).地名。 晋 指 吴兴 、 吴郡 、 会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水》:“ 永建 中, 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 会稽 )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 ,以东为 会稽 。 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 三吴 ’。 吴兴 、 吴郡 , 会稽 其一焉。”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 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军, 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吴兴 、 吴郡 、 丹阳 。《通典·州郡十二》:“ 苏州 , 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 、 丹阳 为 三吴 。 齐 因之。 陈 置 吴州 。 隋 平 陈 ,改曰 苏州 。 煬帝 初,復曰 吴州 ,寻为 吴郡 。大 唐 为 苏州 ,或为 吴郡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师振则 三吴 安,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苏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马光 《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诗:“ 三吴 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4).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金 刘致君 《鹧鸪天》词:“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 清兴入淋浪。”

星星

(1) 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2) 细而小的点儿

华发

斑白的头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松江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

雉尾莼

初生的蓴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四月蓴生茎而未叶,名作雉尾蓴,第一肥美。”

东海

(1) 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2) 泛指东方的大海

任子

(1).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汉书·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驁,不通古今……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子弟以父兄任为郎。”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夫所谓任子者,亦犹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乙未,詔:‘自今五品以上官任子,止赐同学究出身,依例赴选集,不得滥授摄官。’”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大抵任子多为郎,以为太子洗马。”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叫做‘任子’。”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

(2).人质,指为取信对方而用作抵押的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马超 ﹞固请割地,求送任子。”《晋书·成帝纪》:“﹝ 咸和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癸亥,詔除诸将任子。”《北史·吐谷浑传》:“ 献文 以重劳将士,乃下詔切责之,徵其任子。”《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七年》:“ 曹操 下书责 孙权 任子, 权 召羣僚会议, 张昭 、 秦松 等犹豫不决。” 胡三省 注:“任,质任也。”

指 任公子 。《文选·曹植<七启>》:“乃使 任子 垂钓, 魏氏 发机。” 吕向 注:“ 任子 , 任公子 ,善钓者。”参见“ 任公 ”。

风尚

社会风貌与时尚

树立新风尚

庾公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庾 公权重,足倾 王公 。 庾 在 石头 , 王 在 冶城 坐,大风扬尘。 王 以扇拂尘,曰:‘ 元规 尘污人。’” 元规 , 庾亮 字。 王导 恶 亮 权势逼人,故发此语。后以“庾公尘”喻权贵的气焰。 宋 苏轼 《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北牖已安 陶令 榻,西风还避 庾公 尘。” 宋 陆游 《独游城西诸僧舍》诗:“万里欲呼 牛渚 月,一生不受 庾公 尘。非无好客堪招唤,独往飘然觉更真。” 元 汤式 《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袖拂 庾公 尘,人上 杨朱 路。”亦省作“ 庾尘 ”。 宋 京镗 《满江红·次卢漕高秋长短句并呈都大》词:“西风正好狂吹帽, 庾 尘那解关吾事。” 金 冯壁 《和希颜》诗:“虎守天门未易通,庾尘无扇障西风。”

二千石

汉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顷王后 与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颜师古 注:“谓郡守、诸侯相。”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 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 蜀郡 太守。”

隳官

罢官;解职。《文选·宋玉<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曰:“隳,废也。” 三国 魏 应璩 《百一诗》:“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閭。” 唐 包佶 《戏题诸判官厅壁》诗:“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三:“上书对策,指陈其失,隳官获谴,无所顾虑。”

谢病

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

常为谢病。——《史记·春申君列传》

应侯(范雎)因谢病。——《国策·秦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