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原文

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
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
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他时瓜镜知何用,吴越风光满御筵。

诗词问答

问: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的作者是谁?答:皮日休
问: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14-36

参考注释

讲散

(1).讲说传布。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道宗》:“弱年遗俗,敦务释门,专志大论,讲散文旨。”

(2).谓讲花散落。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

重云

重迭的云层。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三:“黮黮重云,辑辑和风。”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宋 张先 《泛清苕》词:“飞槛倚,斗牛近,响簫鼓,远破重云。” 清 顾炎武 《怀人》诗:“乍迴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

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上九为二十九,中九为初九)

初七及下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大君

天子。《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孔颖达 疏:“大君,谓天子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大君若不弃 书 之力,亡臣犹有所逃。” 杜预 注:“大君,谓天王。” 唐 沉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宋 范仲淹 《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隶释·汉郑固碑》:“先是君大男 孟子 有 杨乌 之才……年七岁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 百越 。”《晋书·谢鲲传》:“ 温嶠 尝谓 鯤 子 尚 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於神鉴沉深,虽 诸葛谨 之喻 孙权 不过也。’”

恩赐

原指帝王赏赐臣下,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随缘

(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无辞

(1).不辞让;不推辞。《礼记·哀公问》:“固臣敢无辞而对。” 郑玄 注:“辞,让也。”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2).没有言辞;没有口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其书战伐,甚谨;其恶战伐,无辞。何也?” 宋 梅尧臣 《鬼火后赋》:“客惭忸无辞而起,余方掩乎衡门。” 叶圣陶 《穷愁》:“﹝博徒﹞投其博具於地,意欲令无见,则无辞可以加罪。”

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琼楼

亦作“璚楼”。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诗:“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无烟

见“ 无烟 ”。

亦作“ 无烟 ”。1.没有烟火。 南朝 梁元帝 《咏萤火》:“著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2).没有炊烟。指未做饭。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緑。”一本作“ 无烟 ”。 宋 范成大 《暮春上塘道中》诗:“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 杨貽德 ﹞閭巷僦居,不露行止,旅舍无烟,藜藿不给,未尝陨穫。”

他时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 唐 开元 十五年, 一行禪师 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 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吴越

(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御筵

(1).皇帝命设的酒席。《梁书·萧子显传》:“ 高祖 雅爱 子显 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徧顾访焉。” 唐 李白 《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称觴登御筵。”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嘉祐 八年上元夜,赐中书、枢密院御筵于 相国寺 罗汉院 。”

(2).喻指帝位。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耿 贾 扶王室, 萧 曹 拱御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