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固山望海

作者:吴筠 朝代:唐代

登北固山望海原文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
跻览何所见,茫注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
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
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诗词问答

问:登北固山望海的作者是谁?答:吴筠
问:登北固山望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登北固山望海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吴筠的名句有哪些?答:吴筠名句大全

吴筠登北固山望海书法欣赏

吴筠登北固山望海书法作品欣赏
登北固山望海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53-4

参考注释

山镇

某一地区最有名的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山镇曰 会稽 ,其泽藪曰 具区 。” 郑玄 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九州九山,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故尊之曰镇也。”

京口

古城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公元209年, 孙权 把首府自 吴 ( 苏州 )迁此,称为 京城 。公元211年迁治 建业 后,改称 京口镇 。 东晋 、 南朝 时称 京口城 。为古代 长江 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逕至 京口 ,众乃大安。”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诗:“ 京口 正用兵,仓皇过 瓜步 。”

迥出

亦作“逈出”。1.高耸貌。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 巫山 高不穷,逈出 荆门 中。”《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侯景 ﹞众见飞桥逈出,崩腾而走。”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 岷 峨 迥出天连雪,栈阁平临马度云。”

(2).突出;超群。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 子阳 诗奇句清拔, 谢朓 常嗟颂之。 洪 虽无多,亦能自迥出。”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年十四已克主大醮,词音清亮,逈出一时,儕辈翕然推服。”

(3).高出;超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梅之清香玉色,迥出桃李之上。”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刘长卿 体物情深,工於铸意,其胜处有逈出盛 唐 者。” 清 陈鳣 《对策》卷五:“今观 蕡 ( 唐 刘蕡 )策,力攻藩镇之强,痛斥阉寺之祸,劲气直节,凛凛逼人,迥出 牛僧孺 、 元稹 、 白居易 之上。”

海湄

海边。《文选·嵇康<琴赋>》:“邪睨 崑崙 ,俯瞰海湄。” 吕向 注:“海湄,海畔也。” 唐 李白 《大鹏赋》:“然后六月一息,至於海湄。” 明 刘基 《越山亭晚望》:“ 越 絶孤城枕海湄, 越王亭 下景迟迟。”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海湄请雨,神听有喜。”

跻览

登高眺望。 唐 吴筠 《登北固山望海诗》:“躋览何听见,茫茫潮汐驰。”

所见

(1).看到的。《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目习於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2).犹见解;意见。《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乐 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潮汐

海水的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混一

(1) 不同事物混杂成一体

(2) 统一,也指统一天下

混一诸侯

两仪

(1).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愿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烟驾

传说神仙以云为车,故称。《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云装信解黻,烟驾可辞金。” 李善 注:“烟驾,烟车也。” 唐 陈子昂 《题李三书斋》诗:“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唐 吴筠 《登北固山望海》诗:“愿言策烟驾,縹緲寻 安期 。”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安期

见“ 安期生 ”。

挥手

挥动手臂或手中拿着的东西表示信号、问候或致敬

不住地向他挥手,直到列车在远处消失

人境

人间

结庐在人境。——晋· 陶渊明《饮酒》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