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曲

作者:沈约 朝代:南北朝

携手曲原文

舍辔下雕辂。
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
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
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
岂吝桂枝亡。

诗词问答

问:携手曲的作者是谁?答:沈约
问:携手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沈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雕辂

(1).雕镂彩绘的车子,装饰华贵的车子。 晋 陆云 《羊肠转赋》:“陪俊臣於雕輅,列名僚於后乘。”

(2).皇后归宁所乘车名。《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一曰重翟,以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五曰雕輅,以归寧。”

更衣

(1) 更换衣服

是日,武帝起更衣, 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史记·外戚世家·卫皇后》

请更衣

(2) 避讳语。指去厕所大小便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玉床

(1).玉制或饰玉的床。《尸子》卷下:“ 桀 为璇室瑶臺,象廊玉牀。”《淮南子·本经训》:“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廓、玉牀。” 高诱 注:“以玉为牀。”《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之十五》:“珍簟鏤玉牀,繾綣任怀适。” 元 岑安卿 《题太真春睡图》诗:“玉牀腻滑芙蓉展,水沉烟裊金屏暖。”

(2).指天床星。古代以为此星主帝位。星倾则天子不安,失位。见《星经》卷上。《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 羲 璧。”《新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玉牀摇,帝座不安。 晋 得岁,真人将兴,安天下之乱者,其在公乎!”

(3).指朱砂矿床。 宋 苏轼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诗:“漫説玉牀收箭鏃,何曾金鼎识刀圭。” 宋 陆游 《玉京行》:“絳陵朱儿朝吐光,森然箭鏃攒玉牀。”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开镜

指影片、电视片开拍:这部影片拟于九月~,年底停机。

春妆

亦作“ 春粧 ”。1.春日的妆饰。多用于女子。 南朝 梁 沉约 《携手曲》:“斜簪映秋火,开镜比春妆。” 唐 孟浩然 《春情》诗:“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唐 孟郊 《摇柳》诗:“时邀咏花女,笑輟春粧镜。”

(2).春日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艳妇词》之六:“小妇春妆罢,弄月当宵楹。”

见“ 春妆 ”。

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容裔

(1).水波荡漾貌。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临 济川 之层 淮 ,览洪波之容裔。”《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收止足以言归,汎浩然以容裔。”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会合联句》:“维水容裔,维山巃嵸。”

(2).随风飘动貌。《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 吕向 注:“容裔,从风转薄貌。”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旌旗散容裔,簫管吹参差” 唐 杜正伦 《玄武门侍宴》诗:“参差歌管颺,容裔羽旗悬。”

(3).徐行貌。《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儼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刘良 注:“容裔,行貌。”

(4).从容娴丽貌。《文选·左思<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刘良 注:“容裔、靡靡、愔愔,闲丽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 唐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五:“凤皇飞且鸣,容裔下天津。”

桂枝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 卢照邻 《明月引》:“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宋 梅尧臣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参见“ 桂林一枝 ”。

(3).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单名桂者,即是牡桂,乃《尔雅》所谓侵木桂也。叶长尺许,花子皆与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

(4).古代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