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寿仙翁)

作者:史浩 朝代:宋代

明月逐人来(寿仙翁)原文

莫嫌春浅。
寒威俱敛。
阳和至此时方见。
木君敷令,把雪霜扫断。
要集德星胜伴。
为有仙翁,正尔名喧蕃汉。
眉寿比、聃彭更远。
兼资勋业,已中双雕箭。
清步槐庭影满。

诗词问答

问:明月逐人来(寿仙翁)的作者是谁?答:史浩
问:明月逐人来(寿仙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明月逐人来(寿仙翁)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史浩的名句有哪些?答:史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春浅

谓春意浅淡。 唐 张说 《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 唐 戴叔伦 《早春曲》:“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 宋 陈师道 《次韵无斁雪后》之二:“雪餘盖地白,春浅着梢红。”

寒威

严寒的威力。 唐 方干 《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诗:“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乾峭触前轩。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宋 梅尧臣 《雪中通判家饮回》诗:“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鲁迅 《野草·风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阳和

(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4).喻指和悦的脸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 ,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5).阳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气氛。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 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

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时方

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扫断

扫尽,除尽。《朱子全书》卷十四:“他闻一知十,触处贯通。他觉得这一件过,其餘若有千头万绪,是这一番一齐打併扫断了。”

集德

成其德教。谓为君施德教于民。《国语·晋语四》:“ 重耳 若获集德而归载,使主 晋 民,成封国,其何实不从。” 韦昭 注:“集,成也。”

仙翁

(1).称男性神仙,仙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神异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2).对道官的敬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与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见顾?”

眉寿

长寿。《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眉寿,豪眉也。” 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 高亨 注:“眉寿,长寿也。”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 唐 唐正辞 《唐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铭》:“期天降鉴,介以眉寿。”《清史稿·世宗纪》:“旌 广东 兴寧县 老民 幸登运 年一百二岁,其子五人,各七八十岁,一门眉寿,加赐上用缎一匹。”

兼资

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君以兼资,参戎作弼。” 明 屠隆 《綵毫记·永王设计》:“惟有翰林供奉 李白 ,天才豪迈,文武兼资。”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槐庭

(1).种植槐树的庭院。 汉 公孙诡 《文鹿赋》:“麀鹿濯濯,来我槐庭,食我槐叶,怀我德声。”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2).三公之位。亦指三公。《晋书·王戎王衍传论》:“ 濬冲 善发谈端, 夷甫 仰希方外,登槐庭之显列,顾 漆园 而高视。”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祕书丞,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唐 杨炯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幽壠埋魂,终降槐庭之赠;高门纳駟,式居茅社之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