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宵得雨应祷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连宵得雨应祷原文

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
饥寒乏冬酒,烹剥仰春菜。
二麦傥复失,一饱竟安在。
当春苦旱干,甘泽未沾沛。
奔走山川灵,翻覆云雨改。
连宵建瓴水,万亩轻花穗。
如渴饮得泉,如病药得瘥。
高原沃清润,热蒸蒙濯洒。
只今麦陇收,可以日月待。
喜气挂珠玉,词源拥涛濑。
自怜忧国愿,窘似生体疥。
得此霡霂益,遂入清凉界。
容我早归田,怀章东望拜。

诗词问答

问:连宵得雨应祷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连宵得雨应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流行

广泛传播;盛行

传染病流行时常有护士奇缺的情况

恩念

犹恩情,恩德。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俺娘儿两个,想哥哥恩念,死生难忘也。”《水浒传》第四回:“提辖恩念,杀身难报。”

凋瘵

(1).衰败;困乏。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 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 夏禹 刊木以除之。” 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适当早暵之餘,财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则调度不足,取之过甚,则人心惊疑。”《明史·忠义传六·陈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 梁启超 《为国会期间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农民》:“失今不为,更閲数年,则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虽有善者,无能为矣!”

(2).指困穷之民或衰败之象。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匪惟凋瘵之获苏,抑亦庸虚之知勉。”《明史·黄福传》:“ 永乐 初,建 北京 行部,绥辑凋瘵。” 清 唐孙华 《冬日抒怀》诗之二:“虽蠲累岁租,曾未起凋瘵。”

寒乏

贫乏。 宋 叶适 《陈漫翁祭器述》:“至于经纪学舍资用,虽簞食瓢饮,家法当然,而调度宏展,无所寒乏,固其餘力也。”

二麦

大麦、小麦。《宋书·武帝纪》:“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三:“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正月,﹞二麦黄。”

旱干

干旱。《孟子·尽心下》:“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宋 曾巩 《襄州岳庙祈雨文》:“自秋不雨,方冬尚温,麦田苦於旱乾。” 鲁迅 《野草·一觉》:“草木在旱干的沙漠中间,拚命伸长他的根。”

甘泽

(1).甘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昔 东海 孝妇,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泽时降。”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仇兆鳌 注引《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浓云密布,甘泽如倾。”

(2).甘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沾沛

见“ 沾霈 ”。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川灵

指河神。《后汉书·桓帝纪》:“朝政失中,云汉作旱,川灵涌水,蝗螽孳蔓,残我百穀,太阳亏光,饥饉荐臻。”

翻覆

(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连宵

〈方〉∶连夜

家家户户连宵打场

建瓴

(1).语本《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之省,谓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周书·韦孝宽传》:“窃以 大周 土宇,跨据 关 河 ,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 唐 陆贽 《诰普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 江 、 汉 上游,建瓴制寇。” 清 毛世楷 《武昌》诗:“枝梧 蜀 汉 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

(2).形容速度极快。 唐 刘禹锡 《机汲记》:“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轂之易。” 唐 杜牧 《分司东都上刘侍郎四十韵》:“寒暑逾电流,光阴甚建瓴。”

高原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清润

(1) 清脆圆润

清润的歌喉

(2) 清凉湿润

春雨初晴,空气十分清润

(3) 明亮而润泽(石料清润)

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麦陇

亦作“ 麦垄 ”。 1.麦田。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川光浄麦陇,日色明桑枝。” 宋 欧阳修 《山斋戏书绝句》之一:“蜜脾未满蜂採花,麦壠已深鳩唤雨。”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当我写这诗篇的时候,绿色的麦垄还在向天边延伸。”

(2).麦田中的小路。 应修人 《麦陇上》:“伊只这么着,走在朝阳影里的麦陇上。”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喜气

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满脸喜气洋洋

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词源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涛濑

波涛与急流。《汉书·扬雄传上》:“终回復於旧都兮,何必 湘 渊与涛瀨!” 宋 苏轼 《戏作放鱼》诗:“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李靖》:“时秋潦,涛瀨涨恶。”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忧国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生体

机体。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归田

(1) 指辞官归里,退隐

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传》

解甲归田

(2) 归还田地;旧指归还耕种的公田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汉书·食货志上》

望拜

(1).远远望见即行叩拜。言极其恭敬。《战国策·齐策三》:“颠蹶之请,望拜之謁,虽得则薄矣。” 唐 曹唐 《暮春戏赠吴瑞公》诗:“年少英雄好丈夫,大家望拜执金吾。” 宋 苏轼 《赠潘谷》诗:“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2).遥望拜祭。《史记·孝武本纪》:“於是天子遂东,始立 后土祠 汾阴 脽上,如 宽舒 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汉书·礼乐志》:“以正月上辛用事 甘泉 圜丘……天子自竹宫而望拜。” 元 《日损斋笔记·辩史》:“请以十月神州地祇之祭易夏至方丘之祭者三人,请上不亲祠而通爟火於禁中望拜者一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