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原文

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
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
正愁闻更喜,沈醉见还醒。
自是天才健,非关笔砚灵。

诗词问答

问: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名句大全

姚合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书法欣赏

姚合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书法作品欣赏
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02-31

参考注释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十九

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丽格

美好的格调。 唐 姚合 《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诗:“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

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神应

谓神灵感应。《淮南子·原道训》:“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神应休臻,屡获嘉祥。”《北史·齐纪上·高祖》:“﹝ 神武皇帝 ﹞尝乘驛过 建兴 ,云雾昼晦,雷声随之,半日乃絶,若有神应者。”

力尽

力气用尽。《左传·昭公十一年》:“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主人频问遣妖术,力尽计穷音响悽。” 鲁迅 《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三)》:“ 语堂 是除办事教书之外,还要防暗算,我看他在不相干的事情上,弄得力尽神疲,真是冤枉之至。”

沈醉

亦作“沉醉”。1.大醉。《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先主 尝因游观奄至 广都 ,见 琬 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先主 大怒,将加罪戮。” 唐 李商隐 《龙池》诗:“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 沉醉 寿王 醒。”《水浒传》第三九回:“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 巴金 《醉》:“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的沉醉。”

(2).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某种境界当中。 柔石 《二月》四:“他弹了数首浪漫主义的作家底歌,竟使 陶岚 听得沉醉了。” 丁玲 《韦护》第三章:“他不能不重视这最使他沉醉,使他忘记一切不愉快的时日。”

还醒

(1).称醉酒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 唐 钱起 《开元观遇张侍御》诗:“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鐘。” 唐 贾岛 《送张校书季霞》诗:“暂醉即还醒,彼土生桂茶。”

(2).死后复生;苏醒。《醒世姻缘传》第七回:“到日头西,只见首帕动掸,解开,﹝鸚鵡﹞还醒过来了。”《糊涂世界》卷八:“一时七手八脚扶了进去,纔慢慢的还醒过来。”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五:“ 王德 慢慢的还醒过来,不知是糖水的功用,还是什么?” 管桦 《还乡河之夜》:“鬼子用凉水在老人头上喷,又渐渐还醒过来。”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天才

天赋的才能;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

他有艺术天才

少有的幸运的天才如居里夫妇、达尔文、牛顿

非关

不是因为;无关。 唐 宋之问 《燕巢军幕》诗:“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明 刘基 《张子英闲止斋》诗之三:“筑室在城市,而无闤闠声。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非关今日面皮娇,祇为当年舌太饶。”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