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夫子庙麟台

作者:韦表微 朝代:唐代

池州夫子庙麟台原文

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圣道埋郁,人心不开。
上无文武,下有定哀。
吁嗟麟兮,孰为来哉。
周虽不纲,孔实嗣圣。
诗书既删,礼乐大定。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
吁嗟麟兮,克昭符命。
圣与时合,代行位尊。
苟或乖戾,身穷道存。
於昭鲁邑,栖迟孔门。
吁嗟麟兮,孰知其仁。
运极数残,德至时否。
楚国浸广,秦封益侈。
墙仞迫厄,崎岖阙里。
吁嗟麟兮,靡有攸止。
世治则麟,世乱则麇。
出非其时,麋鹿同群。
孔不自圣,麟不自祥。
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诗词问答

问:池州夫子庙麟台的作者是谁?答:韦表微
问:池州夫子庙麟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池州夫子庙麟台是什么体裁?答:四古
问:韦表微的名句有哪些?答:韦表微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73-28

参考注释

二仪

(1).指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周书·武帝纪上》:“二仪创闢,玄象著明。” 明 王慎中 《游白鹿洞》诗:“境闲百虑空,意愜二仪广。”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二仪之英,五材之精,在地为石,在天为星。”

(2).指日、月。 南朝 陈 沉炯 《陈武帝哀策文》:“二仪协序,五纬同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二仪运而出没,五纬随而起伏。”

三象

(1).乐曲名。《吕氏春秋·古乐》:“ 商 人服象,为虐於东夷, 周公 遂以师逐之,至於 江 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高诱 注:“《三象》, 周公 所作乐名。”《淮南子·齐俗训》:“其乐:《大武》、《三象》、《棘下》。” 高诱 注:“《三象》、《棘下》, 武王 乐也。”

(2).日、月、星。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议谥》:“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圣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经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諦”与“八正道”的合称。《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浄土。” 宋 陆游 《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参见“ 八正道 ”。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文武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不纲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谓 孔子 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后以“不纲”谓朝廷失去纲纪,政治混乱。《汉书·叙传下》:“ 秦 人不纲,罔漏于 楚 。”《新唐书·温大雅传》:“﹝ 大雅 ﹞入 隋 为 泗州 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明史·太祖纪一》:“当是时, 元 政不纲,盗贼四起。” 严复 《原强》:“ 魏 、 晋 不纲,有五胡之乱华, 大河 以北沦於旃裘膻酪者盖数百年。”

嗣圣

称新继位的皇帝。 宋 苏轼 《与范蜀公书》之二:“始者窃意丈丈絶意轩冕,然犹当强到闕,一见嗣圣。今乃确然如此,殊乖素望。”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诗:“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劝善惩恶

《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后以“劝善惩恶”指奖勉劝励有善行的人,惩戒有恶行的人。《汉书·张敞传》:“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壹切比 三辅 尤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凡作传奇者,先要涤去此种肺肠,务存忠厚之心……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里虽然充分地包含着劝善惩恶、唤醒民族性的意思,但……它可以说是 中国 无产阶级文艺的鼻祖。”亦作“ 劝善黜恶 ”、“ 劝善戒恶 ”。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 晋 袁宏 《后汉纪·贾逵传》:“彊干弱枝,劝善戒恶。”

奸邪

(1) 狡诈恶毒

(2) 指这种人

符命

(1).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汉书·扬雄传赞》:“ 莽 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絶其原以神前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素狐玄玉,聿彰符命。”《新唐书·王世充传》:“上下篇与大王名协,明受符命,德被人间,为天子也。” 胡韫玉 《咏古》:“符命纷纷岂自诬,假皇家世忆 黄 虞 。”

(2).文体名称。内容为述说瑞应以颂帝王功德。《汉书·扬雄传赞》:“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旧唐书·后妃传上·韦庶人》:“兵部尚书 宗楚格 又讽补闕 赵延禧 表陈符命,以为十八代之符,请颁示天下,编诸史册。帝大悦,擢 延禧 为諫议大夫。”

与时

追逐时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好废举,与时转货貲。” 裴駰 集解:“与时,谓逐时也。”

代行

谓代人行使职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大计纠内阁》:“每年初冬朝审罪犯,俱太宰主笔,相仍已久。至庚午秋復当审时, 高 以首揆兼掌吏部,则事体非旧例可比,谓宜遣他尚书代行,而 高 奋然自请往讞,所释放最多,较他年加数倍。” 南丁 《科长》:“ 刘局长 走了后,人民委员会又派了一位副局长来代行局长职务。”

苟或

假如;如果。《左传·昭公元年》:“苟或知之,虽忧何害?” 汉 贾谊 《新书·匈奴》:“苟或非天子民,尚岂天子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家姊本无意輒慕君子,而 杨郎 先自发言,苟或中輟,立恐不利於君。”

乖戾

乖悖违戾,抵触而不一致。今称急躁,易怒为性情乖戾

脾气乖戾

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史记·天官书》

穷道

交通闭塞。《史记·苏秦列传》:“寡人不敏,僻远守海,穷道东境之国也,未尝得闻餘教。”

栖迟

亦作“ 栖遟 ”。亦作“ 栖遅 ”。亦作“栖犀”。1.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元 虞集 《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 邵燕祥 《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妄)栖迟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

(3).滞留。《后汉书·冯衍传下》:“久栖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栖遅傍洲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愤悒不食,其故夫亦栖迟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圣者》:“海外栖迟又一年,苍茫往事已如烟。”

(4).漂泊失意。 唐 李贺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长寿。”《旧唐书·窦威传》:“昔 孔丘 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僕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嘆。”

孔门

孔子 的门下,借指儒家。 汉 王充 《论衡·问孔》:“论者皆云:‘ 孔 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 唐 李乔 《赠边将》诗:“翻师平 碎叶 ,掠地取 交河 。应笑 孔 门客,年年羡四科。” 唐 魏仁归 《宴居赋》:“ 孔 门之道,一以贯之。” 宋 朱熹 《道统一·颜曾思孟》:“ 孔 门只一箇 颜子 ,合下天资纯粹;到 曾子 便过於刚,与 孟子 相似。”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运极

谓运命终尽。《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如何不济,运极命衰。” 张铣 注:“言如何不能成济,当是运命衰尽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运极道消,碎此明月。” 吕延济 注:“天运穷极,君子道消。”

秦封

指 秦始皇 巡游各地时给予山川、物类的封号。 清 吴伟业 《松化石》诗:“ 穀城 相遇处,肯復受 秦 封。” 靳荣藩 注引《汉官仪》:“ 秦始皇 上封 泰山 ,风雨暴至,休於松下,因封其松为五大夫。”

墙仞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意谓 孔子 之才德不可企及,后因以“墙仞”喻贤者之门。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绛启》:“伏自不窥墙仞,九年于兹。” 宋 苏轼 《贺孙枢密启》:“某限以郡符,阻趋墙仞。”

迫厄

犹困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扈子 ﹞乃援琴为 楚 作《穷劫》之曲,以畅君之迫厄之畅达也。” 徐天祜 注:“‘﹝以畅之﹞畅’,当作‘伤’。‘之畅达’,当作‘而畅达之’。”

崎岖

山路不平

崎岖而经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崎岖坎坷

阙里

(1). 孔子 故里。在今 山东 曲阜 城内 阙里街 。因有两石阙,故名。 孔子 曾在此讲学。后建有 孔庙 ,几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颜由 , 颜回 父,字 季路 , 孔子 始教学于 闕里 ,而受学,少 孔子 六岁。”

(2).借指 曲阜 孔庙 。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 闕里 。”

(3).借指儒学。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究蓬山之百氏,综 闕里 之六艺。”

有攸

古国名。有,词头。《书·武臣》:“ 有攸 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孟子·滕文公下》引此文, 杨伯峻 注曰:“根据甲文和晚 商 金文都有 攸国 之名。”

世治

(1).世世代代地统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2).时代太平;社会安定。《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 明 刘基 《王子明墓志铭》:“世治而生,世乱而死。”

其时

(1).那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 白敏中 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麋鹿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同群

(1).共处;为伍。《论语·微子》:“夫子憮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宋 孙光宪 《女冠子》词:“勿以吹簫伴,不同羣。”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女子亦人也,岂鸟兽不可与同羣哉!”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他又想到乌鸦都是黑的,他既与乌鸦同群,还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们呢?”

(2).犹同伴。 唐 李商隐 《失猿》诗:“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羣。” 郁达夫 《曼兄书来作此答之》诗:“非将苦语诉同羣,为恨幽兰未吐芬。”参见“ 同伴 ”。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