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江西僧达禅翁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原文

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
未能精贝叶,便学咏杨花。
苦甚伤心骨,清还切齿牙。
何妨继余习,前世是诗家。

诗词问答

问:寄怀江西僧达禅翁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寄怀江西僧达禅翁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怀江西僧达禅翁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寄怀江西僧达禅翁书法欣赏

齐己寄怀江西僧达禅翁书法作品欣赏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39-64

参考注释

长忆

经常想到;时常想念。 唐 李白 《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辛弃疾 《踏莎行·和赵兴国知录韵》词:“长忆 商山 ,当年四老,尘埃也走 咸阳 道。”

旧山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聚沙

亦作“ 聚砂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唐 于志宁 《<大唐西域记>序》:“奇开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唐 李俨 《<法苑珠林>序》:“幼嶷聚砂,落饰綵衣之岁;慈殷接蚁,资成具受之坛。” 五代 齐己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共聚沙。”

贝叶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杨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清还

全部偿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除了一得了差缺,即连本带利清还外,还答应养老他。” 许地山 《空山灵雨·债》:“然而你什么时候才还得清呢?你有清还的计划没有?”

切齿

上下牙齿紧紧地咬住,表示极端愤怒

切齿付心。——《战国策·燕策》

摧肝切齿。——《广东军务记》

切齿怒斥负心郎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余习

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復餘习。”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不能捨餘习,偶被世人知。”《朱子语类》卷一○一:“ 游 、 杨 、 谢 三君子初皆学禪。后来餘习犹在,故学之者多流於禪。”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或真朴无文饰,有 六朝 人餘习,其衣冠言动与南城人风气固殊也。”

前世

(1) 想像为某个人在今生尘世以前的一世

(2) 上一代

诗家

(1).研究《诗经》的专家。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问《诗》家曰:‘《诗》作何帝王时也?’”

(2).犹诗人。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元 吴莱 《浦阳十景·南江夕照》诗:“偶出官桥倚落曛,诗家触景谩纷纷。”《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而 凌云山 的雄秀更打动过 宋 代诗家 苏东坡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