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两汉博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两汉博闻原文

迁创班承范继哉,纂言功足补秦灰。

博闻特举两书要,颇缪还兼百卷该。

撰者或讹杨及鲁,注之却让马和裴。

因披遗籍知来雨,正值望霖雨庶来。

诗词问答

问:题两汉博闻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两汉博闻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两汉博闻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二

2. 史记一百三十卷举成数也

参考注释

言功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秦灰

(1).指 秦 朝宫殿为 项羽 焚烧而成的灰烬。 唐 刘禹锡 《松滋渡望峡中》诗:“ 梦渚 草长迷 楚 望, 夷陵 土黑有 秦 灰。”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2).指 秦始皇 所烧书籍的灰烬。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 秦 灰犹未冷, 汉 道復衰絶。” 元 郝经 《秋兴》诗:“六经依旧垂天地,千载 秦 灰散刼空。”

(3).指 秦始皇 焚书之火。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流传时代》:“摭拾 秦 灰之后,寳藏 汉 壁之先。” 蔡元培 《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先是 补山先生 某日至学园,见焚字纸者,近取諦视,则先生之遗著在焉,审之则一半已付 秦 灰。”

博闻

多闻,见闻广博。《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宋 陈亮 《书家谱石刻后》:“犹记 湖州 尚书一人,以待博闻者参考。”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寿序》:“﹝先生﹞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於国家掌故。”

遗籍

亦作“ 遗藉 ”。1.指古代典籍。《隶释·晋张平子碑》:“仰鉴遗藉,驰心哲人。”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悽伤。”《孽海花》第十八回:“听説 东瀛 从前崇尚 汉 学,遗籍甚多,往往有中土失传之本,而彼国尚有流传。”

(2).指散失的书籍。《魏书·释老志》:“ 秦 肆其毒,灭於灰烬; 汉 採遗籍,復若丘山。”

正值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