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罗仲思仲思今夏来试群士八月予被朝命为别

作者:晁公溯 朝代:宋代

原文

子初至我邦,受命罗行台。
群士森如林,手自拣条枚。
试席莫敢哗,棘门乃大开。
知是诤臣乡,所出非凡材。
益州外南宫,将遣与计偕。
诏书选主司,帝谓汝往哉。
深喜与子逢,再持钧石来。
因得享成事,笑歌杂诙谐。
秋风吹帽裙,白露入酒杯。
饮我玻瓈江,泻于琼瑰怀。
相看语不厌,预忧归驾催。

诗词问答

问:《赠罗仲思仲思今夏来试群士八月予被朝命为别》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公溯的名句有哪些?答:晁公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受命

(1) 接受命令或任务

临危受命

巴黎天文台台长 勒维烈受命对这次风暴进行调查。——《风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受天之命

自古受命而王

(3) 受教

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晏子春秋·谏上》

(4) 听从号令

徒属皆书:“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罗行

罗列成行。 晋 成公绥 《隶书体》:“彪焕磊落,形体抑扬,芬葩连属,溢分罗行。”

如林

形容多。《诗·小雅·大明》:“ 殷商 之旅,其会如林。” 毛 传:“如林,言众而不为用也。”《后汉书·郅恽传》:“故能获天地之应,剋 商 如林之旅。”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条枚

枝干。《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朱熹 集传:“枝曰条,榦曰枚。” 唐 钱起 《南溪春耕》诗:“荷蓑趣南逕,戴胜鸣条枚。” 宋 葛立方 《满庭芳·探梅》词:“见琼英一点,小占条枚。” 清 赵翼 《落皮树》诗:“凌霄抽条枚,浥露透槎枿。” 郭沫若 《苏联游记·乌兹别克纪行》:“隙地多种水扬,目的在伐取其条枚,以为葡萄支柱。”

试席

科举考试时试场中的座位。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羆。” 明 黄淳耀 《赠时用咸入泮》诗:“文从试席看叉手,书向前生忆等身。”

莫敢

犹莫非。《元朝秘史》卷一:“将 沼兀列歹 不做兄弟相待,説道:在家常川有 阿当合 兀良合歹 人氏的人往来,莫敢是他的儿子?”《西游记》第十六回:“莫敢是盗贼,谋害我们的?”《西游记》第二四回:“师父别时叮嚀,教防他手下人囉唣,莫敢是他偷了我们寳贝么?”

棘门

(1).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称“棘门”。棘,通“ 戟 ”。《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棘门,以戟为门。”又古代宫门插戟,故亦为宫门的别称。《战国策·楚策四》:“ 楚考烈王 崩, 李园 果先入,置死士,止於棘门之内。”

(2).古地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东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祝兹侯 徐厉 为将军,军 棘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咸阳 ﹞外郭有 都门 ,有 棘门 。 徐广 曰:‘ 棘门 在 渭 北。’ 孟康 曰:‘在 长安 北, 秦 时宫门也。’”

(3).指 棘门 军。 吴梅 《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四大家法半沦亡, 棘门 灞上 真儿戏。”参见“ 棘门军 ”。

诤臣

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 通·谏诤》引《孝经》:“天子有諍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唐 白居易 《采诗官》诗:“諍臣杜口为冗员,諫鼓高悬作虚器。”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段氏 就是这样极其精审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他是 许氏 的功臣,又是 许氏 的诤臣。”

所出

(1).从何而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 李善 注:“言卒然復有惊愕之异物,从旁而出,不知所从来。”

(2).谓出主意。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3).指出产的物品。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亦指生育的子女。《红楼梦》第九五回:“但 元妃 并无所出,惟諡曰 贤淑贵妃 。”

非凡

(1) 出色的或突出的

非凡的成就

(2) 出众的

非凡的工作能力

益州

现在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南宫

复姓

计偕

《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 司马贞 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唐 柳宗元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开元 中,举 汝州 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礼部侍郎 韦陟 异而目之,一举上第。” 元 余阙 《李克复总管赴赣州诗序》:“ 元统 初,余忝论荐,计偕如京师。” 清 方苞 《杨千木墓志铭》:“余以 戴名世 《南山集》牵连,始识君於刑部狱中。君, 名世 友也,以计偕抵京,会狱起,即止不去。”参阅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计偕》。

诏书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衣带诏书

主司

(1).主管。《山海经·西山经》:“ 长留 之山,其神白帝 少昊 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 郭璞 注:“日西入,则景反东照,主司察之。”《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道:‘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

(2).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侵蠹贫下,莫知纪极。”《唐律疏议·卫禁·宫内外行夜》:“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衞者罪二等。” 宋 欧阳修 《论葬荆王札子》:“皆为主司措置之失,致人因缘以为姦尔。”

(3).科举的主试官。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天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新唐书·选举志上》:“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康熙 丁卯科, 江 南主司乃 北平 米汉雯 也。”

钧石

钧和石。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正钧石,角斗甬。” 宋 曾巩 《馆中祭丁元珍文》:“其蓄钧石,其出銖錙。”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未有百姓造銖两之罪,而人主报以钧石之刑也。”

成事

(1) 办好某事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2) 已成之事

成事不说。——《论语·八脩》

诙谐

谈话富于风趣

其言专商鞍、 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汉书·东方朔传》

秋风

秋天的风

帽裙

亦作“ 帽帬 ”。亦作“ 帽裠 ”。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宋书·五行志一》:“ 明帝 初,司徒 建安王 休仁 统军 赭圻 ,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南齐书·五行志》:“ 建武 中,帽裠覆顶, 东昏 时,以为裠应在下,而今在上,不祥,断之。” 宋 陆游 《雨出谒归昼卧》诗:“宿雨盈车辙,秋风涨帽帬。”

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酒杯

见“ 酒杯 ”。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玻瓈江

见“ 玻璃江 ”。

琼瑰

(1).次于玉的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

(2).泛指珠玉。《左传·成公十七年》:“初, 声伯 梦涉 洹 ,或与己琼瑰食之。” 杜预 注:“琼,玉;瑰,珠也。”《晋书·庾亮传论》:“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 子美 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

(3).喻美好的诗文。 唐 罗隐 《县斋秋晚酬友人见寄》诗:“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见赠》之一:“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4).喻珍贵的赠物。 宋 宋祁 《送梵上人归天台》诗:“嗟予投报乏琼瑰,目睇金园剩九回。”

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不厌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诗文赏析


【原题】:
赠罗仲思仲思今夏来试群士八月予被朝命为别试所考试仲思亦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