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邓慎思与太守同登清湘楼

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原文

郡楼邀会乐丰年,极目山川思浩然。
才子登临嗟昔别,使君藩屏值新迁。
前峰绿雾藏丹叶,别浦平沙衬碧涟。
不但醉吟湘与麓,鲁歌崧汉美周宣。

诗词问答

问:《次韵和邓慎思与太守同登清湘楼》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邀会

(1).合会,聚会。《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张衡 《七辩》:“金石合奏,妖冶邀会,观者交目,衣解忘带。”

(2).邀约组会。会,民间经济互助的一种形式。入会者按期交款,分期轮流使用。 沉从文 《边城》二:“邀会的,集款时,大多数皆在此地。” 沉从文 《贵生》:“你接亲要钱用,不必邀会,我帮你一点钱。”

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极目

远望,尽目力所及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极目四望。——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义律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3).正大豪迈貌。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 元 张可久 《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参见“ 浩然之气 ”。

(4).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 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才子

(1) 才华出众的人

才子佳人

(2) 长于文艺创作的人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藩屏

(1).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重巖是藩屏,驯鹿受羈靮。”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诛叛》:“建 交趾 之藩屏,立 滇池 之门户。”

(2).捍卫。《左传·定公四年》:“选建明德,以藩屏 周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昔 高皇帝 王天下,建立子弟以藩屏社稷。”《新唐书·苏安恒传》:“纵今尚幼,且择立师傅,养成德器,藩屏皇家。”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法》:“ 汉 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於我也。”

(3).比喻卫国的重臣。《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年》:“﹝ 尉贤政 ﹞曰:‘受 凉王 厚恩,为国藩屏。’” 唐 元稹 《论教本书》:“选用贤良,树为藩屏。”

(4).比喻边防重镇。《汉书·叙传下》:“建设藩屏,以强守圉。”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起兵》:“任纵横虎鬭与龙争,肆凭陵拓地收藩屏。”

丹叶

红叶。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或採丹叶,或拾翠条。” 唐 李益 《寄令狐相公》诗:“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 宋 陆游 《过邻家》诗:“夕照明丹叶,秋风老白苹。”

别浦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碧涟

绿水;清澈的水波。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即事书成四韵》:“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

不但

不仅,不只是——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认某层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还”、“又”等词相呼应,表示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我们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周宣

即 周宣王 。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周宣 之盛,亦讎大邦。”《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昔 周宣 惰千亩之礼, 虢公 纳諫。” 李善 注:“《国语》曰: 宣王 即位,不藉千亩, 虢文公 諫曰:‘夫民之大事在农。’”《文选·刘孝标<辩命论>》:“ 周宣 祈雨,珪璧斯罄。” 刘良 注:“ 周宣王 大旱祈雨,罄尽珪璧於神明而雨不至。”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勅加恩疏》:“嘉乃丕绩,居然 虞 廷让美之风;惟公德明,蔼矣 周宣 毗贤之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