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令

作者:曾瑞卿 朝代:元代

叨叨令原文

背着这闹火火亲身自向莲台拜。

只见他静悄悄月明千里人何在。

做见科唱:元来个困腾腾和衣倒在窗儿外。

云:哦。我猜着他了。唱:莫不为步迟迟更深等的无聊赖。

早些儿觉来也波哥。

早些儿觉来也波哥。

我只索向前去推整他头巾带。

诗词问答

问:叨叨令的作者是谁?答:曾瑞卿
问:叨叨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叨叨令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曾瑞卿的名句有哪些?答:曾瑞卿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留鞋记 第二折

参考注释

闹火火

喧闹貌。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四折:“堦垓下闹鑊鐸,闹火火为甚么?”亦指喧闹声。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背着这闹火火亲身向莲臺拜,只见他静悄悄月明千里人何在。”

身自

犹亲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乃身自为使,使於 胶西 ,面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宋书·鲁爽传》:“ 爽 身自奋击,虏乃退走。”

莲台

莲座

只见

犹言只觉得。 宋 周邦彦 《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强对 南薰 奏 虞 弦,只见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

静悄悄

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深夜静悄悄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语本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今日个月明千里故人来,镜鸞重整向粧臺,这的是换人肌骨夺人胎。”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词之二:“ 代 北 燕 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元来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困腾腾

困倦的样子。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伤心情脉脉,病体困腾腾。” 明 唐寅 《醉扶归·夏景》曲:“眼睁睁咫尺无书到,困腾腾昏迷这几朝。”

和衣

谓不脱衣服。 宋 张先 《南歌子》词:“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忍着一肚子闷气,和衣在床外侧身而卧。”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和衣将空被捲。” 周立波 《民兵》:“被窝褥子还在冒烟, 何锦春 和衣一滚,被褥上的火也压灭了。”

莫不

没有一个不;无不

听到这个消息,全校师生莫不为之失声痛哭

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更深

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无聊赖

无所依赖;无聊

惟朕一身,独无聊赖。——《晋书·慕容德载记》

些儿

(1).小貌。 唐 吕岩 《三字诀》诗:“些儿法,合大道。”

(2).少许,一点儿。 宋 陈亮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世间万寳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西游记》第六三回:“水里本事,我略有些儿。”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之七:“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茅盾 《子夜》十五:“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现在可不能再马虎!”

(3).片刻,一会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

也波哥

见“ 也么哥 ”。

也波

衬词。无义。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 明 康海 《村里迓鼓·春游》套曲:“调愈精,听转清,歌情曲尽景中情,丹崖翠壁音相应。再也波听,浑疑鼓瑟下湘灵。” 清 蒋士铨 《香祖楼·怀驿》:“离别情如何,征袍上一样泪痕多。想家人也波,念家乡也波。”

只索

不得不;只能

如今说也无用,只索由他罢了

向前

先前,以前

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推整

犹整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早些儿觉来也波哥,我只索向前去推整他头巾带。” 明 冯惟敏 《醉花阴·清明南郊戏友人作》套曲:“一个价并香肩指东説西,一个价折回头推整罗衣。”

头巾

裹头用的布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