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崇德挽词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吕崇德挽词原文

剸剧推才刃,临机妙斲轮。
传家得清白,满腹是精神。
未上金闺籍,空留花县春。
善人阳报在,兰玉正诜诜。

诗词问答

问:吕崇德挽词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吕崇德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剸剧

犹剸繁。 宋 王安石 《贺运使学士转官启》:“紬秘延阁,剸剧外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 池 性朴易,剸剧非所长,转运使 江钧 、 张从革 劾 池 决事不当及稽留德音,坐是左迁。”

机妙

机微奥妙。《魏书·乐志》:“ 仲儒 不量庸昧,窃有意焉。遂竭愚思,钻研甚久。虽未能测其机妙,至於声韵,颇有所得。”

斲轮

亦作“斵轮”。1.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 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 ,诗如 饭颗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妙。” 清 顾绍敏 《秋日感怀》诗之三:“ 中郎 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

(3).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参同契>序》:“援笔於既悟之后则可,牵文於未悟之前则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见誚斵轮矣。”参见“ 斲轮手 ”。

传家

(1).传家事于子孙。《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李贤 注:“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曲礼》曰:‘七十老而传。’”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宋 苏轼 《再和许朝奉》诗:“传家有衣鉢,断狱尽《春秋》。” 清 吴伟业 《赠张以韬来鹤》诗:“草圣传家久著闻,斗看孤鹤下层云。”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清白

(1)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

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清白女子

清白好汉

(2) 特指廉洁;不贪污

清白方正

清白奉公

(3) 清楚明白

说不清白

记不清白

(4) 明亮

一颗清白的大星

(5) 清秀白皙

一张清白的瘦脸

(6) 旧指未操所谓卑贱职业的

本族亲友皆清白自守

(7) 完毕

忙了两个钟头才忙清白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金闺籍

金门 所悬名牒,牒上有名者准其进入。后用以指在朝为官。《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既通 金闺 籍,復酌琼筵醴。” 李善 注:“ 金闺 ,即 金门 也。《解嘲》曰:‘歷 金门 ,上玉堂。’ 应劭 《汉书》注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唐 韦应物 《答韩库部》诗:“名列 金闺 籍,心与素士同。” 宋 沉遘 《送陈舜俞寿州从事》诗:“未引 金闺 籍,聊为幙府宾。”

花县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善人

(1) 指普通百姓

(2) 有道德的人;对人关怀、肯行善的人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水浒》

阳报

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与“阴报”相对。《淮南子·人间训》:“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世说新语·德行》“古之美谈”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母曰:‘夫有阴德,必有阳报,尔无忧也。’” 北周 庾信 《孙叔敖逢蛇赞》:“ 叔敖 朝出,容悴还家,母氏顾访,知埋怪蛇。尔有阴德,阳报将加。终为 楚 相,卒有荣华。”参见“ 阴报 ”。

兰玉

旧时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谢家兰玉真门户, 苏氏文章亦弟兄。—— 陈造《贺二石登科》

诜诜

(1).众多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毛 传:“詵詵,众多也。” 郑玄 笺:“凡物有阴阳情慾者,无不妬忌。维蚣蝑不耳,各得受气而生子,故能詵詵然众多。”一说为和集貌。 朱熹 集传:“詵詵,和集貌。”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廉孝詵詵, 湘 门排云。”

(2).和集貌。《艺文类聚》卷四引 晋 闾丘仲 《三月三日应诏诗》:“光光华輦,詵詵从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