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秀才别

作者:李覯 朝代:宋代

赠黄秀才别原文

朝闺入有籍,疏远虽见君。
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惠生同草,鸿鹄心在云。
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诗词问答

问:赠黄秀才别的作者是谁?答:李覯
问:赠黄秀才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覯名句大全

李覯赠黄秀才别书法欣赏

李覯赠黄秀才别书法作品欣赏
赠黄秀才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疏远

关系、感情不亲近,冷淡

她的孩子们和她疏远了

世眼

(1).佛、菩萨的异名。《无量寿经》卷上:“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 慧远 义疏:“佛之异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故名世眼。”《法华经·序品》:“讚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 晋 法显 《佛国记》:“﹝佛﹞泥洹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间眼灭,众生长悲。”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五代 齐己 《石竹花》诗:“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今以世眼观之,日入则天晦,日出则天明,似天以日为光也。” 清 赵翼 《阳朔山》诗:“胡为世眼无定準,憎者詆諆爱者羡。”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贫贱

穷困又没有社会地位

贫贱有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鸿鹄心

指用心不专一。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一暴而十寒,细行终为累。戒彼鸿鵠心,专精道乃致。”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