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季益尚书

作者:陈傅良 朝代:宋代

挽薛季益尚书原文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槐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诗词问答

问:挽薛季益尚书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问:挽薛季益尚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傅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傅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州里

(1).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篤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虽州里行乎哉?”《后汉书·周兴传》:“臣窃见光禄郎 周兴 ,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 唐 元稹 《杨嗣复授尚书兵部郎中制》:“吏曹郎 嗣復 ,州里秀异,议论宏博,宜其以所长自多。”

(2).指同乡的人。《晋书·陶侃传》:“时 豫章国 郎中令 杨晫 , 侃 州里也,为乡论所归。 侃 诣之, 晫 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 陶士行 是也。’”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达尊

(1).谓众所共尊。《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赵岐 注:“三者,天下之所通尊也。” 宋 苏轼 《<晁成君诗集>序》:“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絶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於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

(2).上达于尊者。 汉 蔡邕 《独断》上:“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3).指地位显贵者。《明史·魏骥传》:“ 驥 齿德有餘,爵在上卿,可称达尊。” 章炳麟 《訄书·刑官》:“西方之言治者,三分其立法、行政、司法而各守以有司,惟刑官独与政府抗衡。苟傅於辟,虽达尊得行其罚。”

户庭

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不将

(1).不送。《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将,送也。”

(2).犹不长。 唐 元结 《吕公表》:“呜呼!使公年寿之不将也,天其未厌兵革,不爱苍生歟?”按,《楚辞·严忌<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王逸 注:“将犹长也。”

(3).阴阳家语。指宜于婚嫁的吉日。阴阳家谓:“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见《协纪辨方书·义例·阴阳不将》。《儒林外史》第十回:“ 陈和甫 选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将大吉,送过吉期去。”

尺牍

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当路

(1) 路中间

他站在当路望了一会儿

(2) 掌握政权

奸臣当路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杜门

闭门

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而又剪发杜门。——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枌榆

(1).木名。《说文·木部》:“枌,榆也。” 段玉裁 注:“各本少‘枌’,浅人以为复字而误删之。枌榆者,榆之一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高祖 王 关中 ,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邑,树枌榆,令街庭若一。” 唐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诗:“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枌榆养老之珍,今荒饉始食其皮。”

(2). 汉高祖 故乡的里社名。《史记·封禅书》:“ 高祖 初起,祷 丰 枌榆社 。”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社在 丰 东北十五里。或曰: 枌榆 ,乡名, 高祖 里社也。”

(3).指 汉高祖 即位后,于 秦 故 骊邑 移置的 新丰县 枌榆社 。见《西京杂记》卷二。后借指帝乡或皇宫。 明 张居正 《宫殿纪》:“迨我皇上膺运龙飞,入践皇极,固已化国为天下,犹以 枌榆 故里,王迹所兴,睠怀不置。”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一:“楼通 花萼 连藩邸,地接 枌榆 总旧勋。”

(4).泛指故乡。《南齐书·沉文季传》:“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岂如明府亡国失土,不识 枌榆 。”《太平广记》卷三四七引 唐 裴铏 《传奇·赵合》:“知君颇有义心,儻能为归骨於 奉天城 南 小李村 ,即某家 枌榆 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喻坦之》:“同时 严维 、 徐凝 、 章八元 , 枌榆 相望,前后唱和,亦多诗集。” 清 郑江 《西溪草堂图》诗:“仙源在 枌榆 ,余胡久淹留?”

横塘

(1).古堤名。 三国 吴大帝 时于 建业 (今 南京市 )南 淮水 (今 秦淮河 )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 晋 左思 《吴都赋》:“ 横塘 查下 ,邑屋隆夸。” 唐 崔颢 《长干曲》之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 横塘 。”

(2).古堤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 宋 贺铸 《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 横塘 路,但目送、芳尘去。” 宋 贺铸 《青玉案·南歌子》词:“一鉤新月渡 横塘 。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

(3).泛指水塘。 唐 温庭筠 《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前蜀 牛峤 《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悵。” 宋 陆游 《秋思绝句》:“黄蛺蝶轻停曲槛,红蜻蜓小过横塘。”

两献

西汉 河间献王 刘德 和 东汉 沛献王 刘辅 的合称。《晋书·文六王传论》:“ 齐王 以两 献 之亲,弘二 南 之化。”《宋书·临川烈武王刘道规传》:“王神謨独运,灵武宏发……固已化被 江 汉 ,勋高 微 管 ,远猷侔於二 南 ,英雄迈於两 献 者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