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夫人词二首

作者:陈舜俞 朝代:宋代

挽刘夫人词二首原文

籍籍家声起草莱,诜诜子舍奉兰陔。
翩翻三凤皆英物,蹭蹬双驹亦骏才。
忆昔彩衣环几舄,于今清血洒棬杯。
何年盛事联簪组,别有丝纶荐夜台。

诗词问答

问:挽刘夫人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舜俞
问:挽刘夫人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舜俞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舜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籍籍

(1) 形容喧哗纷乱的样子

人声籍籍

(2) 纵横交错

尸骨籍籍

(3) 形容名声盛大

籍籍声名

家声

家庭的名声

起草

拟定初稿

起草讲稿

诜诜

(1).众多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毛 传:“詵詵,众多也。” 郑玄 笺:“凡物有阴阳情慾者,无不妬忌。维蚣蝑不耳,各得受气而生子,故能詵詵然众多。”一说为和集貌。 朱熹 集传:“詵詵,和集貌。”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廉孝詵詵, 湘 门排云。”

(2).和集貌。《艺文类聚》卷四引 晋 闾丘仲 《三月三日应诏诗》:“光光华輦,詵詵从臣。”

子舍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 司马贞 索隐:“ 刘 氏谓小房内,非正堂也。 小颜 以为诸子之舍,若今诸房也。” 宋 梅尧臣 《送任太傅归省西都》诗:“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2).借指儿子;儿女。 宋 富弼 《韩国华神道碑》:“教子舍悉用经术而济之以严。”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张公行状》:“初,公至郡,谍报‘虏主祈 太清宫 ,且窥边州’,人大恐, 定远县 逃奔几尽,公不为动,但遣承局趣取子舍,远近安之,亡者復还。”

兰陔

《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晳 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 唐 刘禹锡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诗:“兰陔行可採,莲府犹回瞪。” 宋 陆游 《贺皇太后笺》:“圣子问安,方极兰陔之养。” 清 朱彝尊 《送周赞善清原视学浙江》诗之二:“兰陔花暖日初晴,莱衣潘舆次第迎。”

翩翻

(1).上下飞动貌。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宋 朱淑真 《春日行》:“何处飞来双蛺蝶,翩翻飞入寻香径。” 明 王錂 《春芜记·探遗》:“笑翩翻舞蝶,空是追随。”

(2).飘忽摇曳貌。 汉 刘向 《说苑·指武》:“钟鼓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於地。”《三国演义》第二六回:“ 文丑 沿河赶来,忽见十餘骑军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出马而来,乃 汉 寿亭侯 关云长 也。”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卷堂文》:“风吹纸帐影翩翻,惊回旅梦。”

三凤

(1). 唐 薛元敬 有文学,少与 薛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时人谓之“ 河东 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氏 ,八龙今已半 荀家 。”

(2). 明 张泰 字 亨父 , 太仓 人; 陆釴 字 鼎仪 , 崑山 人; 陆容 字 文量 ,亦 太仓 人。三人少齐名,号“ 娄东 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英物

杰出的人物。《晋书·桓温传》:“ 桓温 字 元子 ……生未朞而 太原 温嶠 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声,曰:‘真英物也。’” 宋 文天祥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词:“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江》:“ 异史氏 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非直勇也,智亦异焉。’”

蹭蹬

(1) 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

功名蹭蹬之际

(2) 倒霉;失势

蹭蹬多拙为。——杜甫诗

骏才

亦作“ 骏材 ”。才智杰出的人。骏,通“ 俊 ”。 清 姚鼐 《汪玉飞墓志铭》:“抗发涂,蹶骏材,芒天乎,理则乖。”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愧循循之无方,幸骏才之易教。”

彩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几舄

《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周 代大官之鞋色红,头尖而向上翘。后以“几舄”为大官之鞋的代称。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惟兹 少傅 ,秉德渊冲,忠贞作干,夙夜匪躬。履 姬公 之几舄,奏 崇伯 之肤功。”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清血

(1).指眼泪。 唐 杜牧 《杜秋娘》诗:“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宋 欧阳修 《<龙茶录>后序》:“余自以諫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驾,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

(2).谓血泪。 宋 文天祥 《哭母大祥》诗:“一声鷄叫泪满牀,化为清血衣裳湿。”

棬杯

即杯棬。《孔丛子·连丛子下》:“﹝ 永初 二年﹞夏, 河南 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参见“ 杯棬 ”。

盛事

大事

亚特兰大市的第26届奥运会是国际体育界盛事

簪组

(1).冠簪和冠带。 唐 王维 《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鶯花还。”

(2).借指官宦。《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伪宰相 郑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组,儒苑品流。” 宋 苏轼 《寄刘孝叔》诗:“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明 李东阳 《张侍御世用藏山水图歌》:“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 唐 杨炯 《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

(2).钓丝。 唐 无名氏 《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宋 张先 《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 西湖 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夜台

坟墓。亦借指阴间。 南朝 梁 沉约 《伤美人赋》:“曾未申其巧笑,忽沦躯於夜臺。”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华屋坐来能几日?夜臺归去便千秋。” 宋 梅尧臣 《吴资政挽词》诗之二:“夜臺埋琬琰,陇道刻騏驎。” 明 唐寅 《绮疏遗恨》诗之一:“闻説夜臺侵骨冷,可怜无路寄寒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伯言》:“谁谓夜臺无天日哉?” 清 无名氏 《亡国恨·缳杰》:“俺今日和你呵,依稀握手喁喁,再做夜臺夫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